心悸氣短、失眠多夢、慢性腰腿痛、風濕骨痛、腎虛尿頻都是最常見的老慢病癥狀,這五種老慢病的用藥時間各有不同。同樣是調理五臟,在不同的時間,藥物作用的部位和效果完全不同,這是中醫幾千年總結出來的精華。 心悸氣短最佳用藥時間是5點到10點,主治的是氣滯血瘀;失眠多夢最佳用藥時間是23點到5點,主治的是心腎不交;慢性腰腿痛最佳用藥時間是1點到7點,主治的是肝腎陰虛;風濕骨痛最佳用藥時間是15點到21點,主治的是脾約傷津;腎虛尿頻最佳用藥時間是9點到15點,主治的是虛勞傷陰。 氣滯血瘀、心腎不交、肝腎陰虛、脾約傷津、虛勞傷陰都是五臟失調的單一表現,治療過程中不能單一治療單一臟器,必須五臟同調,才能回復人體自身的平衡狀態。同時這個治療周期也可以放大到年周期上,就是每種老慢病在一年中都有幾個月是關鍵治療時期。心悸氣短代表的氣滯血瘀,農歷的元月到三月是治療的關鍵期;失眠多夢代表的心腎不交,關鍵期在農歷的十一月到元月;慢性腰腿痛代表的肝腎陰虛,關鍵期在臘月到二月;風濕骨痛代表的脾約傷津,關鍵期在七月到九月;腎虛尿頻代表的虛勞傷陰,關鍵期在三月到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