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您打算去哪玩?提醒腎病患者:高原地帶盡量少去。您可能會問腎病和去高原地區有啥關系?去了會怎么樣?
診室故事
北大醫院腎病科的周福德主任,前幾天出門診的時候遇見了這樣一位患者。一位青海來的年輕女患者小張發現尿蛋白4年了,但是她的化驗結果非常的與眾不同。
周主任發現,小張的尿蛋白量隨著海拔的變化而波動。生活在海拔4000米左右地區時,她的尿蛋白(+++),生活在海拔3000米左右時,她的尿蛋白(++)。而因為工作的緣故,小張后來在平原地區生活了兩個月,尿蛋白居然消失了,一個加號都沒了。
很不可思議吧?這是怎么回事?周主任說,這位女患者的情況絕非偶然。海拔的變化確實可以引起尿蛋白量的波動。
海拔的變化可以引起尿蛋白量的波動
周福德醫生說,尿中出現蛋白就稱作尿蛋白,也稱蛋白尿,說的是一回事兒。腎臟是人體最大的排泄器官,它的過濾功能主要依靠腎小球來完成。而腎小球表面看起來就像是張網,健康的腎臟,腎小球的過濾網孔徑很小,蛋白是不會漏出去的。但當腎臟結構出現問題時,腎小球的這張過濾網就會被破壞,孔徑就會變大,蛋白也就會隨之漏出去,此時在尿液檢查中就會查到蛋白尿了。因此尿常規檢查出蛋白尿,最大的可能就是腎臟出現問題了。
周福德醫生說,有這樣一個統計數字:像小張這樣來自高原地區的人,蛋白尿(大于1g/天)患病率高達22%,明顯高于全國慢性腎臟病患病率的10.8%。在醫學上叫作高海拔腎綜合征。在高海拔地區,人的腎功能會發生改變,這主要是因為高海拔地區的人們會缺氧。正常腎組織由于它結構和功能的復雜性,自身對氧的需求量很大。雖然腎臟只有拳頭大小,但它每天擔負著十分艱巨的任務。它每天要為我們的身體過濾190公升血液,分離出1.9公升代謝廢物和過量的水,并將這些廢物排出體外。所以,腎是我們身體中的一個“耗氧大戶”,耐受缺氧的能力較低。所以一旦缺氧就容易發生缺氧性腎損害。
有學者做過動物實驗,給實驗大鼠吸入10%的氧氣(相當于5600米高空海拔的氧氣濃度)。實驗結果證明:正常大鼠在相當于5600米高空缺氧實驗研究中缺氧6小時左右,就能導致微血管內皮細胞,腎小管間質的損傷,導致腎臟皮質以及髓質區域炎癥反應和纖維化的發生。而急性缺氧能導致蛋白尿排泄率增加2至3倍。
周福德醫生說,除了腎組織缺氧之外,高海拔腎綜合征出現蛋白尿的原因還有:腎小球內高壓、血液高黏滯狀態、高尿酸血癥、右心壓力升高。因此他提醒:腎臟病患者不宜到高原環境。(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