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王
初秋啦,又到了吃螃蟹的好時節。本來想著買點陽澄湖大閘蟹解解饞。但是,最近有報道說美國紐約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稱蟹黃、蟹膏化學物質集中、重金屬超標,會嚴重影響人的健康……大閘蟹最好吃的不就是蟹黃嘛,我們還能不能愉快地吃螃蟹了?
包包
作為一個吃蟹愛好者,我也很想知道讓人垂涎的大閘蟹究竟還能不能吃?且來聽聽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怎么說。
范志紅
螃蟹是否安全首先要看其生長水域,如果在良好水域生長,螃蟹的重金屬含量微乎其微。但若在受污染水域生長,螃蟹自然會遭到污染。美國媒體報道,紐約水域的蟹黃里含有環境污染物,如二噁英、多氯聯苯、重金屬等等,這些污染物有致癌性。因此傳言中出問題的螃蟹,應僅僅是指紐約的某個被污染水域。目前國內大部分螃蟹為人工養殖,相比于野生環境,人工養殖具有可控性,若水質、用藥等方面檢測合格,養出的螃蟹可放心食用。
其次,從生物角度分析,即使水域被污染,螃蟹化學物質集中的部位其實也并不是蟹黃,而是蟹腮、蟹肺、蟹肝等不食用的部位。即使蟹黃被污染,但蟹黃數量畢竟很少,而且人們不會天天食用,所以不必恐慌。
總體而言,水產品特別是河鮮海鮮類一直是環境污染較多的食物類別。因此,盡管它們營養豐富、熱量低而且不會導致心血管病,膳食指南也不提倡多吃,每天只建議食用40克—75克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