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天,皮膚漸漸變得不如夏天光滑,很多女性會忙著去角質。據說,去角質是美容護膚里最立竿見影的一個環節,只要使用完去角質產品,皮膚的白嫩程度瞬間就可提升一級。然而,角質不是想去就能去的,盲目去除角質層,容易導致肌膚損傷。

何為角質層?在許多人的印象里,角質層是皮膚的垃圾,似乎必須去掉。事實上恰恰相反,角質層是防止肌膚“縮水”的重要保護層。人的皮膚由表皮、真皮、皮下組織三層組成,主要承擔著保護身體、排汗、感覺冷熱和壓力的功能。皮膚覆蓋全身,它的存在使得體內各種組織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機械性、化學性傷害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襲。

而角質層,則是皮膚表皮層的最外層,由數層角化細胞組成,含有角蛋白等,人體眼瞼、額部、腹部、肘窩等部位的角質層較薄,掌、跖部位最厚。角質層能抵抗摩擦,角蛋白吸水力較強,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維持皮膚的柔和滋潤。如果含水量偏低,則皮膚會變得干燥,甚至出現皸裂。

什么時候需要去角質?那么,皮膚的角質是怎樣產生的呢?表皮細胞由表皮的最深處(基底層)產生,一層層地往外推,到了表皮的最外層(角質層)變成皮屑自然脫落。這個過程,就是通常所說的28天周期,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周期也會自然延長。如果過多“老死細胞”經常“死而不退”,無法讓“新細胞”透出來,皮膚就會顯得黯沉、粗糙、缺乏生氣,這時候就需要去角質了。

由此可知,去角質的頻度一定不高于皮膚的更新頻次和力度,要不然,“去掉”的可就不是角質層,而是表皮的內層甚至真皮層,那可是真真的毀了容。所以,去角質的頻次,一般情況下一個月以1~2次足矣,絕對不要超過2次;如果角質層偏薄一些的女性,也可以兩個月以上做一次。

如何選用去角質產品?弄清楚角質的問題,我們要考慮的就是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去角質產品。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去角質產品從原理上講無外乎物理去角質和化學去角質兩類。一定不要盲目地選擇,也不要選擇去角質力度太大的產品,盡量以溫和為主。

所謂物理去角質,就是含有磨砂顆粒的產品,一般都是非常細的顆粒,通過物理摩擦的方式來清除角質。像鹽、糖、珍珠粉等等就屬于這一類;此外,很多植物性品牌也用這些成分做去角質產品,例如植物果殼(一般用的是核桃或椰子殼) 顆粒較大,比較適合用在身體上;合成材料(PE粒) 顆粒比植物果殼相對來說小一些,但皮膚不吸收,總的來說對皮膚也是有點刺激的。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磨砂膏類去角質產品按摩的時候,千萬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劃傷皮膚。

而化學去角質則是用含有果酸或角質分解酶類的產品來幫助角質層剝落,主要是果酸、水楊酸、酵素等成分。很多潔面產品或化妝水、精華液里都會添加這些成分,但也有很多有機產品是用植物的硬果殼顆粒碎渣搭配果酸和角質分解酶來去角質的,這種就是物理和化學雙結合的產品。

角質分解酶分為植物類與微生物類。植物類如菠蘿酶、木瓜酶、無花果酶等;微生物類如霉菌的蛋白酶、釀酒的米曲產生的蛋白酶等,一般微生物的角質分解酶以中性或堿性蛋白酶為主。

目前,市面上有一個說法,即2%~10%的果酸是低濃度果酸,這種濃度的果酸可以協助角質更新;而只有濃度在20%以上的果酸才有換膚功效,但高濃度果酸必須在醫生的操作下進行,非專業操作的話,很容易把皮膚燒壞。果酸的pH值一般要達到3~4才可能發揮出作用,而人的表皮皮膚的pH值在4.5~6.5之間,也就是說使用低于皮膚pH值的產品,皮膚可能就會感覺到疼了。說的再通俗一點,如果果酸去角質產品用到臉上沒有微微疼痛的感覺,可能效果就不會太好。因此,對于想去角質的女性來說,除非皮膚角質非常厚需要用果酸等酸類產品,否則還是選擇比較溫和的酶類去角質產品為好。

去完角質還應做什么?皮膚表面的角質一旦被去除,肌膚水分就很容易流失,所以去角質后一定要馬上使用補水產品。比較敏感的肌膚可以使用含洋甘菊等舒敏成分的產品,舒緩肌膚以避免受到刺激。肌膚的角質層一旦變薄,鎖水的功能也會變弱,所以補完水后,一定要使用鎖水的乳液或乳霜為肌膚制造新的保護膜,以防止水分流失。

什么情況下不能去角質?角質層薄:當在明顯的燈光環境下可以看到臉部兩頰肌膚上有明顯的紅血絲,在遇到大風的時候有細小的刺痛感,洗完臉后覺得臉紅彤彤的,洗臉時水太熱或者太涼都感覺不舒服,有以上這些情況的人不要去角質,因為這說明角質層很薄。紅血絲皮膚:不管是偏干或偏油的紅血絲皮膚,都是表皮層很薄(能看到真皮層的微細血管)、水脂膜屏障功能受損的皮膚,所以特別容易受外界侵害而引發刺激、過敏。這樣的皮膚,即使在皮膚測試中測出有老廢角質,也盡量不要去角質。(劉國信)

秋冬來襲 別輕易和“角質”說拜拜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