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醫師協會青春期醫學專業委員會、醫師報共同主辦的“中國兒童青少年健康體檢社會調查”近日發布,中國醫師協會青春期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于泓介紹,正常青春期年齡是10~24歲,但在受訪的42404人中,僅16.05%的人回答正確,39.67%受調者認為青春期是12~18歲。
提早做好心理準備
“叛逆、頂嘴、不聽話,千萬別等孩子出現青春期逆反之后再教育,這個時候已經為時過晚。”北京兒童醫院閆春梅教授指出,目前孩子們的青春期普遍提前,如果家長從孩子讀中學時開始青春期教育,則相對滯后。
實際上,整個童年時期都是在為青春期和成年期做準備,如果孩子在童年期里沒有很好地度過,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庭都可能發生很多不愉快,如父母關系緊張、同學關系不融洽等都會影響到孩子青春期的順利過渡。
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要同時面對自己身體、心理、環境的巨大改變,學業壓力也陡增,諸多問題需要同時去面對和解決,如果在童年期沒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基礎,青春期勢必會變得很艱難。
來一次親子約會
按說,青春期最關鍵的是孩子的成長,包括身體發育,也包括心理成長,但更多父母往往容易將目光集中到了學習上。中國計生協會洪萍副秘書長表示,青春期是發育最關鍵的時期,也是被忽略了很多成長方面內容的時期。
孩子10歲了,明智的家長,不妨安排一次親子約會。找個周末,單獨帶孩子到海邊、郊外放松一下。最好是父親跟兒子談,母親跟女兒談,如果是父母離異或者分居,不妨讓沒有監護權的那一方跟孩子溝通,要讓青春期的孩子看到,父母都是愛自己的,都在關心他的成長。
這時要跟孩子說明他即將迎來一生中很重要的一個時間段,就是所謂的青春期,不僅會有身體上的變化,情感和人際關系上也會有變化,而這些只不過是一種短暫的現象,而且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
這次親子約會的目的是為即將來臨的青春期打個預防針,也是難得一次像朋友一樣和孩子談談心交流的機會。父母別總是高高在上的,走到孩子身邊用心交流,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不空泛。
耐心等待孩子心理成熟
長大成人,不僅僅是長得像個成人,還得心理成熟得是個成人了。正常青春期發育起始年齡是第二性征開始顯現,結束年齡是心理行為發育接近成熟。一般女孩的身體發育到16歲,男孩到18歲,而心理發育就得到24歲了。
如果孩子已經不小了,卻還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請別因此就對孩子感到失望或者責備,畢竟,身體像個成人,心理還未長大不完全是孩子的錯。
“心理行為發育在學校環境下和在社會環境下成熟度差異巨大,心理行為發育落后于軀體發育。”于泓主委指出,個體發育包括生長和發育,生長指大小,發育指功能健全。而之所以心理發育會到24歲,是因為腎上腺皮質是出生后幾乎最后一個完成發育的組織,通常在24歲左右完成,它合成性激素,參與性發育。等到孩子的心理身體都完全成熟了,青春期才算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