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視力下降還要醒惕眼眶腫瘤(圖片來源:天津日報)
四歲的楠楠和媽媽幾經周折,從寧夏偏遠的山里來到天津,終于站在天津醫大眼科醫院副院長孫豐源教授的面前。楠楠的右眼看上去就是一團贅肉,上面布滿了血絲,絲毫沒有眼睛的輪廓更沒有眼睛的功能。然而這就是一只眼睛,一只被巨大的眼眶腫瘤嚴重侵蝕的眼睛。孫豐源是國內權威眼眶病專家,至今已為6000多名眼眶病患者進行過治療,他們中年齡最小的只有3個月大,年齡最大的已經超過百歲。孫豐源盡了最大的努力,切除了楠楠的眼眶腫瘤,還原了孩子眼睛的形狀,但視力已經無法挽回,今后還可能復發。
孫豐源說,楠楠三歲時眼睛就出現了明顯外凸,家長以為孩子大了就好了,但沒想到越長越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當地醫院沒有條件看,一家人到了北京,北京建議他們來天津找孫豐源治療。其實楠楠的病屬于典型的眼眶腫瘤,發病早期治愈率極高,成人后不影響視力和容貌。但眼眶腫瘤等眼科疾病是一類不太常見但非常復雜的眼科疾病,非專業醫生也難以判斷,普通市民就更不了解。近年來,隨著交通事故導致的外傷患者增多、甲狀腺等內分泌疾病發病率上升以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腫瘤患者增多,眼眶疾病的發病率持續上升。他提醒市民,出現單眼眼球凸出和不明原因的視力下降或重影復視以及眼后脹痛等一定要盡早到有眼眶病專業的大型醫療機構就診,以免誤診。眼眶病早期正規治療,多數患者能保證今后良好的視覺功能。
老人看不清并非白內障 單眼凸出要警惕眼眶腫瘤
64歲的徐大爺雙眼患輕度白內障三年,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做手術。近半年來,他的視力突然迅速下降,新眼鏡剛戴一個月就又看不清報紙了。這段時間,老伴兒還發現徐大爺雖然視力不行了,右眼倒變大了,好像更有神了。徐大爺覺得這都是上了年紀的緣故,在連續換了三副眼鏡后,他決定去看白內障。而眼科醫生卻更關心徐大爺大而凸出的右眼,并建議他做眼部影像檢查,結果發現老人患了眼眶腫瘤。
孫豐源說,眼眶腫瘤的種類多達百種以上,有良性也有惡性,一般中青年人良性居多,老年人和兒童則以惡性居多。眼眶腫瘤發病率雖不高,但我國人口基數大,國內病人較多。和其他腫瘤一樣,眼眶腫瘤也重在早期發現。通常發生眼眶腫瘤的重要標志是一側眼球逐漸凸出,還有約一半的病人能摸到眼球周圍有腫塊。另外,有的還會出現原因不明的視力下降以及眼痛、頭痛、復視和眼部紅腫。在這些癥狀中,視力下降最容易誤導醫生和患者。一般來說,老年人出現視力下降,就像徐大爺一樣認為是人老視功能衰退,或者認為是白內障所致;而中青年人則認為是工作緊張、用眼時間過長引起的視疲勞。加之很多醫生對該病沒有足夠認識,這些都導致眼眶腫瘤容易被忽視和漏診誤診而貽誤治療時機。
在孫豐源治療的眼眶腫瘤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在確診前都有過曲折的就診經歷,接受過諸如老花眼、白內障、視疲勞等各種眼病治療。因此孫豐源提醒說,如果單眼視力出現不明原因的下降,且同側眼球日漸凸出就一定要考慮有腫瘤的可能,應盡快就診。
孫豐源還表示,現在對于眼眶腫瘤的治療已經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以手術、放化療為主導的綜合治療使惡性眼眶腫瘤的五年生存率日益提高,復發率大大降低。有些腫瘤的治療還出現了新的方法和新的藥物,比如嬰兒型血管瘤的早期患兒以往需要手術,現在只要服用3到5天價格便宜的藥物就能起到治愈的療效。
眼外傷痊愈視力卻下降 竟是眼眶骨折擠壓視神經
半年前,劉先生意外發生車禍,眼睛受了點兒傷。現在眼睛淤傷消失,但他總覺得左眼有些凹陷、視力下降,左臉經常感到麻木。到醫院檢查了眼底也沒發現病變。醫生建議他再做個眼眶CT檢查,這才發現眼睛不只是受了點兒表面傷,最重要的是眼眶骨折壓迫視神經和面神經。如不及時進行骨折復位治療,還會影響他的面容,比如臉顴骨日益凸出,視力受損也是必然結果。
孫豐源為劉先生成功實施了眼眶復位和神經復原手術,術中盡量減小傷口長度,并使傷口接近眼瞼。術后,他視力很快恢復,臉麻木癥狀也隨之消失。現在他的眼睛已絲毫看不出手術痕跡。
孫豐源說,眼眶好比種樹的樹坑,它包裹著眼球、肌肉、神經、血管等很多組織,結構極其精細。眼眶骨折可能傷及其中的任何一個部位,從而產生相應的癥狀。眼眶骨折不及時復位,通常半年后眼眶壁就會塌陷擠壓視神經、面神經,導致左右臉不對稱、視力下降、面部麻木等癥狀。隨著交通事故增多,眼眶骨折的病人已經非常常見。因此建議發生眼外傷的患者,即使沒有明顯的眼眶疼痛,也要做眼CT檢查排除眼眶骨折。
甲亢凸眼引發視神經萎縮 眼眶減壓恢復容貌挽救視力
王女士患有甲亢,從外觀上看她的眼球明顯凸出,容貌的改變對她來說只是微不足道的變化,令她痛苦的是視力日益下降。孫豐源教授為他進行了內鏡下眼眶壁減壓手術。一個微創手術不僅讓凸眼回退容貌復原,還大大提高了視力。
孫豐源說,甲狀腺相關眼病是成年人最常見的眼眶病之一,大多數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甲亢。一般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4至5倍。常見的癥狀包括畏光、流淚、異物感、眼腫、眼瞼閉合不全、復視和視力下降等。容貌外觀上則表現為雙側或單側眼球凸出。這些病人長期眼眶壓升高、視神經受牽拉,可繼發視神經萎縮、青光眼,出現視野缺失、視力下降,甚至喪失。以往患者主要依靠藥物控制疾病發展,現在通過內鏡引導下的眼眶壁減壓等多種手術方式可以有效緩解視神經病變。但手術效果與醫生的手術操作方法技巧和病人的病變嚴重程度以及視神經受壓位置等有關。隨著顯微手術技術、術中超聲技術以及眼內鏡的廣泛應用,眼眶手術的精細度非常高,可以最大限度地治療疾病而避免周圍組織損傷。他提醒甲狀腺相關眼病患者,在積極治療甲狀腺疾病的同時,要高度關注眼睛的變化,最好定期做眼科檢查,以免發生不可逆的視覺改變。(趙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