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放開后,很多大齡婦女有再生育愿望,部分人因宮內疾病難以圓夢。微無創治療技術,可幫助解決婦科多發疾病造成的不孕。”16日,在長沙召開的“中國醫師協會微無創醫學專業委員會年會”上,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婦產科主任薛敏表示。

微無創醫學,是涉及全部臨床醫學專業的一種理念,目的是讓治療中病人所受傷害更小。展開此類學術探討,旨在聯合國內外微無創醫學領域專家,共同打造跨學科、多學科交叉平臺,推動微無創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與發展。

年會中,與二胎生育有關的微無創技術引發了關注。薛敏表示,二胎政策的放開,產婦數量驟增給醫院帶來較大壓力的同時,有宮內疾病的產婦,也給醫學和醫生帶來了很高挑戰。近年來,孕期子宮破裂的患者越來越多,與我國剖宮產率、人工流產率居世界首位有關。

另一類,則由子宮內疾病引起,包括子宮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增生等,主要癥狀為異常子宮出血、月經不調、不孕等。此前,術后傷口埋下的子宮破裂隱患,因不涉及生二胎而被“隱藏”。

現在,微創手術,特別是達芬奇機器人的應用,對解決宮內疾病可能帶來的子宮破裂隱患,有明顯作用。而在無創技術上,較先進的則是“超聲消融術”,俗稱“海扶刀”。這種手術無器械進入人體,僅通過從體外將高強度超聲聚焦在體內的肌瘤內,依靠焦點區域高強度超聲產生的高溫、空化效應等機制,使肌瘤組織凝固性壞死,達到局部滅活肌瘤的目的。術后,壞死組織可逐漸被吸收或纖維化。根據湘雅三醫院2012年引進“海扶刀”并使用后的統計,解除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瘤問題的有效率達95%以上。

不過,薛敏同時稱,海扶技術截至目前,還無法通過高級別循證醫學來闡述其對妊娠的影響,需加大臨床觀察。同時,她解釋,微創是一個理念。并非“小開口”手術都是微創。微創做不好,也可能是“重創”,應加大對微創技術應用的研究。(記者 俞慧友 通訊員 余希)

微無創技術有望解決婦科多發疾病所致不孕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