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繼萍在為患者看診(圖片來源:昆明日報)
一些人早上起來,發現自己的大便帶血,又沒有什么明顯的不舒服。其中部分人自認為是上火,買一些苦寒的茶、蔬菜之類的東西自行調理一下,以為就會沒事了;還有的人自認為是痔瘡出血不用處理。這些患者并沒有到醫院檢查治療,很多人因此延誤了病情。事實上,便血絕非這么簡單,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弄清原因并及時對癥治療。
不及時治療可引發系列危害
吳繼萍介紹,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經腸道排出后,糞便帶血或全血便,顏色可能是鮮紅色的、暗紅色的或柏油樣的。血便的顏色取決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中停留的時間。如果是下消化道(小腸、結腸、直腸、肛門)出血,大便常呈鮮紅色或暗紅色;如果是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腸)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樣的。
便血不及時治療將產生一系列繼發性危害。
便血、滴血,以及嚴重的噴血將導致頭暈、貧血等;由于便秘、大便燥結,易擠傷痔核以致便血,病人往往盡量強忍不便,使大便更加干燥,如此往復,形成惡性循環;便血和便秘的惡性循環,使人厭食,造成脾胃功能的失常,導致肛裂、慢性結腸炎、肛瘺、腸癌等發生;肛門處的分泌物不僅會污染內褲,還會引起瘙癢、濕疹等肛周疾病,對于女性患者,還將導致一些婦科疾病;特別是痔瘡的突然發作期,往往加重便血癥狀和痔核急劇腫脹脫出,進而形成血栓,成為危急重癥。
不要自己臆斷猜測病因
便血的誘發因素有很多種,中老年人患痔瘡、便秘等肛腸病將會直接或間接誘發或加重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朋友切勿對自己的病情臆斷猜測,要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情從而加以治療。
哪些疾病會出現大便帶血呢?最常見的是:
痔瘡: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類疾病,通常情況下,痔瘡不會引起大便出血,但如果平素護理不當、又沒能及時處理痔瘡,可能會導致患者在排便過程中或排便后,出現滴血、甚或噴射狀的出血,血色鮮紅。
肛裂:大便時肛門會疼痛,肛裂一般都是由便秘引起,因為大便干燥擦傷所致。病情輕微時,出血較少,病情嚴重時,出血較多。
直腸、結腸息肉:特點是無痛性便血,通常會在便后發現有血液染于大便之外,不與大便混合。可伴有排便不規律或腹痛。
潰瘍性結腸炎:大便時出現膿血便或出血混有黏液,通常還會出現腹痛、便頻等伴隨癥狀。
直腸癌或結腸癌:直腸癌有慢性腹瀉或有反復發作的黏液膿血樣便,會伴有里急后重,經一般抗炎等治療無效時,應考慮有直腸癌的可能。結腸癌的患者大便可能出現變細,糞便伴有黏液膿血時應懷疑結腸癌的可能,少數患者可僅表現為固定性的腹部疼痛。
腸道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均有不潔食物史,常伴有發熱、里急后重,腹脹,腹痛等表現。
血吸蟲病:也可以引起大便帶血,但是患者有疫區污染水的接觸史,常表現為一個慢性腹瀉,大便帶有膿血樣或大便帶血。
其他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凝血機制紊亂、膠原病、尿毒癥以及某些少見的傳染病如鼠疫、斑疹傷寒等,都可能會導致便血。
預防便血并不難
如何進行預防呢?生活不規律、飲水少、平素排便不暢,過多進食干燥零食、離開熟悉的環境、藥物作用及勞累等因素影響,都可以導致排便次數減少,腸蠕動乏力,延緩糞便排出。干結的糞便在用力排出時可導致肛裂,從而出現便血。減少便血的發生就要針對病因進行預防。
一是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二是減少增加腹壓的姿勢,如下蹲屏氣等,忌久坐久立久行和過度勞累;三是忌辛辣食品,少食咖啡煙酒;四是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梨汁、藕汁、蘆根汁、胡蘿卜、白蘿卜、苦瓜、 白菜、菠菜、芹菜、卷心菜、香蕉、黑芝麻、核桃肉、木耳、大豆、綠豆等;五是保持心情舒暢,忌急躁動怒;六是按時早餐,生活有規律,保持肛門周圍清潔衛生。
總之,大便出血是臨床上并不少見的癥狀,有一些是常見的良性疾病引起的,另一些則不然。所以發生便血均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確診,以免延誤病情,應早防早治。(記者 彭惠玲 通訊員 宋艷麗)
受訪專家:吳繼萍(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學科帶頭人,現任云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暨云南省中醫醫院滇池院區腫瘤科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