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向患者講解如何預防骨質疏松癥(圖片來源:李明/西安日報)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目前該病大有向青少年蔓延趨勢。昨日,西安市紅會醫院舉行了義診和健康大講堂活動,為市民免費測量足跟骨密度,發放骨質疏松健康手冊、“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卡、“維生素D、血鈣、血磷”檢測卡等。
據統計,全世界每3秒可發生1例骨質疏松骨折,50歲以上的人,33%的女性以及20%的男性可能發生骨質疏松骨折,大約50%的人第一次骨質疏松骨折后還會遭遇第二次。西安市紅會醫院骨質疏松科主任曾玉紅教授介紹,由于我國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而骨質疏松是與年齡直接相關的疾病。此外有些年輕人有抽煙酗酒、喝碳酸飲料、長期不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年輕時骨量就開始流失。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包括:絕經后的女性、老年人、糖尿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服用影響骨代謝藥物的患者、低體重者、吸煙酗酒、過量飲用碳酸飲料和咖啡的人,以及長期缺乏運動、接觸陽光少的人。
曾玉紅教授提醒,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彎腰、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患老年骨質疏松癥時,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后疼痛類似心絞痛。若壓迫脊髓、馬尾神經還會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如果出現腰、背、腿疼痛、身高變矮、駝背等癥狀時,就應該懷疑骨質疏松。骨折時也應請醫生確定下是不是由骨質疏松引發的骨折,因為骨質疏松的一個嚴重并發癥就是極易發生骨折。平日,患者補鈣也可以服用鈣補充劑,但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所以平時應多曬太陽、注意攝入含維生素D的食物,也可以補充一些維生素D補充劑。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 應注意合理膳食營養,多食用含鈣、磷高的食品,如魚、蝦、牛奶、乳制品、骨頭湯、雞蛋、豆類、雜糧、綠葉蔬菜等。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如堅持體育鍛煉,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煙、不飲酒、少喝咖啡、濃茶及碳酸飲料,少吃糖及食鹽,動物蛋白也不宜過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過長,盡可能保存體內鈣質,豐富鈣庫,將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預防老年骨質疏松癥的最佳措施。對有遺傳基因的高危人群,重點隨訪,早期防治。
人到中年,尤其婦女絕經后,骨丟失量加速進行。此時應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對快速骨量減少的人群,應及早采取防治對策。(記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