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當天,由拜耳公司攜手全球最大的職場社交平臺領英(LinkedIn)開展的主題為“栓不住動起來”的宣傳活動在京舉辦。北京醫院血管外科李擁軍教授在現場呼吁,關注職場中久坐不動人群的血栓風險,尤其是“靜脈血栓栓塞”這個不為公眾熟悉的疾病領域,建議白領們每坐90分鐘就起身活動一次,以降低潛在的靜脈血栓風險。
李擁軍表示,血栓是全球前3位的致死性心腦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腦卒中和靜脈血栓栓塞癥的共同發病機制。靜脈血栓栓塞癥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前者是在腿部的深靜脈內形成血栓,后者是血栓隨血流到達肺部阻塞血管。其中,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病隱匿,公眾對其認知非常低,其最嚴重的后果是發生肺栓塞,往往非常兇險,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李擁軍提醒,靜脈內皮損傷、血液高凝狀態和靜脈血流減慢等都是靜脈血栓的致病危險因素。每靜坐1個小時,患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會增加10%。
靜脈血栓并非老年人的“專利”。拜耳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總監楊麗萍女士說:“很多職場人士工作繁忙長期久坐,休閑時間也容易被日漸興起的移動互聯網絡占據,忽視了包括靜脈血栓栓塞在內的疾病風險。”
“其實,靜脈血栓是可以預防的。”李擁軍建議,長時間處于制動狀態,比如駕車或乘飛機進行長途旅行,甚至是在辦公桌前久坐,尤其是彎著膝關節時,應該花一點時間站起來動一動,比如伸展一下腿部,在附近走動走動,這對健康的血液循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預防靜脈血栓的發生。
不同于傳統的健康科普宣傳活動,此次對靜脈血栓危害的宣教兼具專業醫學知識與貼近年輕人的時尚之感。安置于北京僑福芳草地的大型中央主雕塑高3米,用藝術的手法體現出“久坐后血栓郁結在體內”的狀態,又有身體被掏空之意。圍繞主雕塑的舞者身著半職業裝和半血栓裝,直觀表現易得血栓的10類高危職業人群。舞者每靜坐90分鐘后,便會進行一段極具動感的舞蹈表演,以此呼吁職場人士“要想‘栓’不住,必須動起來”。(記者 白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