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了最新版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新版指南建議公眾每日攝入膽固醇小于300毫克,已有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或其他高危人群,每天攝入脂肪不應超過每日總能量的20%至30%。脂肪攝入應優先選擇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魚油、植物油等。20至40歲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后女性建議每年檢測血脂。
據統計,目前我國成人血脂異常患病率40.40%,比較2002年患病率水平大幅增加,其中高膽固醇血癥患病率4.9%,高甘油三酯血癥的患病率13.1%,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的患病率33.9%。今天發布的新指南依據流行病學數據和臨床研究進展,對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險分層做了重大更新,對缺血性心血管病極高危人群提出更嚴格的控制目標。新指南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或膽固醇升高為特點的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險因素;無論采取何種藥物或措施,只要能使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就可穩定、延緩或消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并能顯著減少這些致死致殘性疾病的發生率、致殘率和死亡率。
早期檢出血脂異常,監測血脂水平變化,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新版指南建議20至40歲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后女性每年檢測血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每3至6個月測定1次血脂。
血脂異常受飲食及生活方式影響,無論是否選擇藥物調脂治療,都必須堅持控制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新版指南建議高甘油三酯血癥者應盡可能減少每日攝入脂肪總量,每日烹調油應少于30克。脂肪攝入應優先選擇深海魚、魚油、植物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建議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以谷類、薯類和全谷物為主,占總能量的50%至65%。每日飲食應包含25至40克膳食纖維。建議運動量為每周5至7天,每次30分鐘的中等強度代謝運動。有心腦血管病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身體活動。(記者 賈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