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阿婆從去年冬天開始,右邊膝蓋不明原因疼痛,膝關節屈伸都不爽利,經常在晚上睡覺時痛醒,而且小腿和腳趾抽筋,小腿肚肌肉發硬。她買了好多保健品,天天喝大骨湯,也不見效。近日,在家人的陪同下,她到中山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的抽筋。   抽筋是單一的肌肉或肌肉群的不自主強直收縮,肌肉出現僵硬、疼痛等現象。醫生表示,常見的抽筋原因包括:低血鈣性抽筋,常見于缺鈣兒童;睡眠姿勢不好,如長時間仰臥和俯臥;疲勞,睡眠不足或休息過多;冬季夜里室溫較低受寒冷刺激;長時間運動,肌肉運動超出負荷,加上出汗大量體液流失,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女性生理期;血液循環不好、神經性問題及慢性病等。如果小腿肚子抽筋,并且常發生于夜間熟睡時,常常是血管硬化或血流不暢導致的,老人、孕婦較常見。   當發生抽筋時,可朝相反方向扳拉,并堅持1-2分鐘以上,即可見效。例如,如果小腿后面的肌肉抽筋,可扳腳使腳板翹起,同時盡量伸直膝關節。通常抽筋持續的時間從幾秒到幾分鐘,都是可以忍受的范圍,不用過分擔心。假如持續的時間超過15分鐘,甚至長達半小時、1小時以上,或是反復頻繁出現抽筋,應該及時就醫明確病因,有針對性地治療。(記者 楚燕 通訊員 陳芳)

腿抽筋未必都是缺鈣 也可能是血液循環不良所致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