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報道稱重慶一名老太因吃大閘蟹過敏,引起急性喉頭水腫送往醫院救治;網上稱,美國紐約市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其重金屬超標致癌。吃蟹者心惶惶,美味當前,究竟有何禁忌?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卞華偉介紹,蟹黃能否食用與螃蟹本身無關,主要和螃蟹的養殖環境有關。

重金屬污染水域的螃蟹,蟹黃的脂肪組織豐富,相比于蟹肉更易造成重金屬積累。若長期大量食用,的確有可能引發慢性中毒等癥狀。但是,目前國內食用的大多是養殖的螃蟹,若是在干凈水域養殖的螃蟹,還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蟹黃雖能吃,但仍有不適宜進食的群體。卞華偉提醒,蟹黃中的脂肪組織主要是飽和脂肪,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不能吃。肝炎患者、心血管病人、傷風感冒以及發熱的人都不適合吃大閘蟹,而孕婦最好少吃或不吃大閘蟹。

另外,中醫認為,脾胃虛寒的人要不吃或少吃蟹。螃蟹性寒,吃后容易引起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最好也不吃螃蟹,因食后易使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對海鮮過敏的人群、在食用輔食期的寶寶,也不能吃。

另外,吃蟹有哪些禁忌?專家表示,目前基本形成了三大共識:死蟹不能吃、蟹的內臟不能進食以及蟹不能和柿子一起吃。但較少被提及的一點是,熟蟹久放也不宜直接食用。大閘蟹最好現做現吃,因存放的熟蟹容易被細菌侵入而污染,萬一吃不完,余下的須保存在干凈、陰涼通風的地方,再吃時定須回鍋煮熟蒸透方可食用。(記者 曹斯 朱曉楓 實習生 林鈴芳 通訊員 江瀾)

吃蟹黃重金屬超標致癌?吃蟹有哪些禁忌?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