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今晚報)
霜降過后,凄風慘雨、草枯葉落,人感受了季節的變化容易起憂思,特別是老年人對秋冬天氣變化尤為敏感。在低溫條件下,老年人體溫受外界干擾的程度較常人要嚴重得多,更易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從而進一步導致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現心慌心悸、失眠多夢等癥狀。
秋季老年人容易失眠
現代醫學表明,秋愁、秋悲在一定程度上與老年人生物節律紊亂有關。專家表示,在人的大腦中,有一個腺體叫松果體,它所分泌的松果體激素有影響人體的時間生物效應。這種分泌的激素主要受年齡的影響。人老了之后,松果體萎縮,激素分泌減少,致使老人睡眠時間短、熟睡程度差,進而導致精神委靡不振、疲憊不堪、抑郁寡歡等病癥。
另外,傳統中醫認為,秋屬金,其氣燥;燥為陽邪,易耗津液;津液損耗則肺氣虛;肺氣虛則疲倦氣短、頭昏乏力、食欲不振。老年人更易受秋燥影響,對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耐受性下降,心境不寧,易產生悲愁情緒。
睡前不妨泡泡腳
俗話說,“養樹需護根,養人需護腳”。專家介紹,泡腳屬于中醫足療法,可以刺激這些穴位、反射區,可調節經絡、疏通氣血,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對中老年人因心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腦栓塞、心肌梗塞有防治作用;可達到潤肺蠕腸,遠離秋寒的困擾,有助緩解中老年人食欲不佳、咳嗽、便秘等癥狀;可調整腦部神經傳導,提高睡眠品質,同時加速體內廢物排出,具有代謝效果,改善中老年人失眠、高血壓、糖尿病等癥狀。不過有皮膚炎癥、潰瘍、敗血癥、血栓的人,就不適合泡腳了。另外,飯后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最好吃完飯過一個小時后再泡腳;泡腳的溫度一般保持在40℃為宜;時間保持在15-30分鐘為宜;泡腳最好用較深、底部面積較大的木桶或搪瓷盆,能讓雙腳舒服地平放進去,而且最好讓水一直浸泡到小腿;趁著雙腳發熱的時候揉揉腳底,及時穿好襪子保暖,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
多曬太陽飲食均衡
老年人應保持樂觀情緒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凡事要看開、想開。晴朗的日子里,應多外出活動,如假日郊游、登高觀景等,既可使人心曠神怡,還可接受陽光的沐浴,對神經系統起到調節安撫作用。
在飲食上,可多吃些健腦活血的食物,如鹽藻。因為如何修復人體細胞,讓細胞重新充滿活性,對于提升人體機能,改善失眠癥狀,提高睡眠質量至關重要。鹽藻中豐富的營養素:包括多糖類、萜類、生長因子等為細胞再生提供充足營養,同時鹽藻所含的營養成分比例和人體體液相吻合,因此很容易突破人體細胞壁,深入細胞內部,對人體細胞進行全面均衡的營養,解決細胞出現的各種問題,并且提高免疫力,從而有效預防和治療人體各類疾病。而且鹽藻對失眠癥狀的改善,不同于安眠藥的起效機制,它是從根本改善人體細胞活性,達到補氣、舒緩神經、補充足夠的蛋白質,提高人體新陳代謝能力,增強人體免疫力,消除疲勞,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所以鹽藻能夠自然調整體內生物鐘,減少藥物的依賴性,緩解緊張放松神經,從而最終達到改善睡眠質量的目的。
適量采取一些耐寒鍛煉措施,增強機體對多變氣候的適應能力,如培養用冷水洗手、洗臉的習慣。多參與一些有利于愉悅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打牌、下棋、養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