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是一對雙胞胎之一。還在媽媽肚子里時,在一次超聲檢查中,醫生就發現她有心臟異位及其他先心病。但考慮到減胎對另一健康寶寶和母親都有風險,經慎重考慮,家里人還是決定把她生下來。近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心臟中心為已經兩個多月大的“外心”寶寶妞妞實施手術,讓她的小心臟成功回到胸腔中。

雖然有心理準備,但妞妞生下的那一刻,家里人還是驚呆了:孩子肚臍上方長了一坨巨大的紅色肉團,而且還能看見其上部明顯的搏動。當得知這一坨紅色肉團就是妞妞疝出的結腸及一部分心臟時,全家人都感覺太不可思議了。

“正常心臟是完全在胸腔里面的,但這個孩子由于胸壁下端缺失,與左心室相連的部分疝出了胸腔外,由于上腹部肌層缺失,結腸也從臍部疝出到腹腔外。而且她還合并有左心室憩室、三尖瓣閉鎖、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狹窄等心臟畸形問題。”據手術的主刀醫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心臟中心主任孫善權介紹,妞妞患的是Cantrell五聯癥,這是一種極其罕見的先天性畸形。所謂五聯癥,就是同時存在有胸骨下裂或缺損、膈肌前部缺損、臍上腹壁缺如、心包壁層缺如、心臟畸形這五種畸形,有文獻報道指出其發病率僅為百萬分之五點五。

心臟是很脆弱的,沒有了胸骨的保護,稍不留神觸碰到它,就有可能會損傷到它而威脅生命,所以,妞妞要活下來,及時將心臟復位很重要。但又由于她心臟異位,心臟及其血管與周圍組織粘連,在手術時需充分分離出腹膜、腹壁、心包、左室憩室之間的粘連,每一步都需要特別謹慎,否則隨時可能出現心律失常或心跳驟停的危險。怎么辦?考慮妞妞的心臟憩室較大,無法直接回納,醫生只有將憩室切除后,再將心臟完整歸位至胸腔內,將結腸歸位至腹腔內,再修補胸壁、腹壁,并在胸壁缺失的地方覆蓋人工血管片使其加固。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終于讓妞妞的心臟成功歸位。目前,她各項生命指標平穩。

孫善權提醒說,妊娠早期是胎兒心臟發育的重要時刻,排除遺傳因素,孕婦在妊娠期間受到致畸病毒的感染、接觸了化學毒物或受過輻射照射,或服用了不良藥物、有吸煙酗酒不良嗜好等,也可能使胎兒患上先心病的風險急劇增加,建議孕媽媽遠離上述種種不良因素。另外,先心病一般可以在懷孕四五個月時通過彩超早期發現,所以孕期的產檢也是不可忽視的。(記者 翁淑賢 通訊員 黃景思 林惠芳)

寶寶心臟長體外 或因妊娠感染致畸病毒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