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郎依制藥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開始試生產,300公斤匹多莫德原料藥在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問世,隨后被運往北京總公司。這是北京藥企集中外遷入冀產出的首批藥劑。

“公司最先拿到北京市食藥監局通過異地監管方式發放的試生產許可證。”北京郎依滄州分公司經理冀偉偉激動地說,公司依然保留“北京身份”,由北京市食藥監局實施許可、認證、監管,這在全國開了先河。

受環境、土地等因素制約,北京醫藥產業亟待疏解,化學原料藥制造將在2017年年底前全部退出北京。經多方考察,北京市最終選定在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這是京津冀合作共建共管的首個專業化產業園區。

之后,京冀兩地探索實行醫藥產業轉移異地監管方式,即集中轉移至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的京籍藥企,仍由北京市食藥監局依法實施許可和認證,對其生產情況進行延伸監管,現有的跟蹤檢查、飛行檢查等將同步覆蓋園區。入駐的北京藥企依然保留“北京身份”,名稱、注冊地址不變,相應產品批準文號不做轉移,按照變更生產地址辦理。2015年4月11日,首批10家北京制藥企業在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集中開工建設。(記者 郭濤)

醫藥產業異地監管:河北可制造出“北京藥”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