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干燥,尤其是北方,風沙較大,而風為百病之長,最易損人之陰,尤其易耗人肝陰,使人肝陰不足,因此冬季也是肝病高發的季節。肝為風臟,主藏血。肝陰不足則會出現頭暈、眼干、目澀、脅肋灼痛、手足蠕動,舌紅少津、脈弱細數等癥,甚至會出現中風。

中醫認為,人體應陰陽平衡,當這種平衡被打破,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當體內陰血不足,相對的陽氣就會凸顯亢旺,人就會出現一系列身體上的反應,如皮膚干燥、口渴口干、鼻子干,腰酸腿軟。女人以血為本,如果血虛萎黃,則會出現月經量少或者后期,陰虛而陽氣亢旺則會表現為五心煩熱,或致月經提前、崩漏或經行發熱等。

干燥多風,人體內的水分容易丟失,再加上有的人吃得過于油膩、辛辣,很容易內積燥熱、肺燥咳嗽,這也會加重氣血不足癥狀。這時,需要特別注意潤燥,注意居室內的空氣濕度。

養陰息風、補血潤燥,首先應重視調情志,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以使肝氣正常生發、順調。其次,要休息好。傳統醫學的經脈理論認為,凌晨前后為“肝經”時間。我們的內臟也需要在沉睡中得到休息,所以一定要讓自己按時睡覺才能養陰、排毒。肝膽在晚上11點開始進行新陳代謝,這時進入夢鄉能讓肝臟進行自我修復,將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此外,便秘會迫使身體負擔加重,所以保障大便通暢是為身體排毒的首要任務,因為把毒性物質及時從體內排出才能減輕身體負擔。可在晚上入睡前按摩腹部。

冬季如何滋陰?補充水分,調養身心是關鍵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