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首都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市哲學社科規劃辦、市健康城市建設促進會、北京健康城市建設研究中心和中國健康城市研究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中國健康城市建設高層論壇,發布了健康城市藍皮書《北京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16)》和《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16)》。

《北京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16)》由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北京市健康促進工作委員會、首都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北京健康城市建設促進會、北京民力健康傳播中心和北京健康城市建設研究中心聯合研創完成。

全書由總報告、健康環境篇、健康社會篇、健康服務篇、健康人群篇、國外借鑒篇六個部分組成。總報告從北京健康城市發展在“十二五”時期取得的成就入手,總結5年來北京健康城市取得的成績,未來北京市要繼續深化健康融入萬策的理念,加強政策的規制,優化社會環境,促進慢性病防控和資源均衡分配,加強健康的促進。

健康環境篇以首都生態文化建設、2022年冬奧大氣污染治理和北京城鎮雨水管理立法為重點,分析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有關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最新趨勢。

健康社會篇從北京2030年人口功能疏解的熱點出發,關注北京外來常住居民遷離意愿和社會心理、人口增長現狀與調控以及目前存在的城市交通問題。

健康服務篇重點以口腔公共衛生服務、居家養老服務和東城區中醫健康服務為例,對2015年北京健康服務現狀、取得成績和面臨挑戰進行總結提煉,采取資料收集與回顧的方式,對東城區開展的“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社區”項目進行建設情況及實施效果的評價。

健康人群篇通過調查近年來北京市在慢性病防控工作、健康北京滅蟑行動和無煙北京法制化建設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效,以重點回顧、經驗提取、問題發現、工作展望為主要出發點和研究方向,認為全市慢性病防控相關危險因素雖已有改變,但仍未改變總體格局。

國外借鑒篇則從國際代表性宜居城市的園林綠化經驗、發達國家水污染治理經驗和日本東京都城市發展規劃的解讀入手,對北京在當前大背景下開展園林綠化、水污染治理和城市戰略制定等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參考。

作為第一本“中國健康城市藍皮書”,《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16)》系統總結梳理了中國健康城市發展之路,深入探討了健康環境、健康社會、健康服務、健康人群四大領域的重大問題,匯集了國內外健康城市領域的理論前沿和經驗。(唐芳)

健康城市藍皮書發布 探討四大領域健康問題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