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于娟報道 為有效控制我國兒童和青少年近視發病率,提高兒童和青少年視力健康水平,近期,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兒童和青少年近視發生率呈上升趨勢,且隨年齡增長有明顯增加。2010年國家體育總局的《國民體質監測公報》顯示,小學生近視患病率為31.67%,初中生為58.07%,高中生為76.02%。教育部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45.71%,初中生為74.36%,高中生為83.28%。近視已經成為影響我國未來國民素質的嚴重問題。
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兒童眼健康問題,為切實加強兒童和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司會同教育部體衛藝司、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研究制定了《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共包括五部分內容:一是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健康用眼意識。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健康宣教,培養兒童和青少年良好的用眼習慣。二是注重早期發現,采取有效干預措施。通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托幼機構及中小學校等多渠道的視力篩查工作,實現兒童和青少年近視的早發現、早干預。三是實施科學教育,營造良好用眼環境。強調改善教學設施和條件,制定科學合理的作息制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兒童和青少年視力保護提供環境支持。四是加強人才培養,提供優質保健服務。通過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培訓,提高服務能力與水平,為已經發生近視的兒童和青少年,提供規范的矯正治療服務,最大程度地減輕近視程度。五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綜合防控機制。通過部門間的密切合作,共同推動兒童和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全面開展。(記者 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