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常常會遇到這樣的老年病人到疼痛門診來就診。他們表情痛苦,手捂面部或撐起上衣,不斷呻吟,希望醫生為其解除疼痛。當詢問病情時,他們會訴說頭面部、胸背部等部位撕裂樣、閃電樣疼痛,不能洗臉、梳頭,不能被衣服碰,甚至“風吹發動”都可誘發劇烈疼痛。經查體可發現病人一側的頭面部或胸背部有散在或大片紅色皮疹,輕觸皮膚可誘發劇烈疼痛。發生在頭面部時,猶如鯊魚盤頭咬眼,俗稱“盤頭鯊”;發生在胸背、腰腹部時猶如惡龍纏腰,老百姓稱之為“纏腰龍”。

帶狀皰疹

民間流傳這樣一種說法,“纏腰龍”如果在腰部纏繞一圈就會死人,但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這種疾病在醫學上稱之為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攻擊皮膚和神經所致,對病人造成的痛苦之大超出常人想象。甚至有些病人會出現自殺傾向。

好發于過度勞累人群

臨床上,這種病多發生在過度勞累的人群、免疫疾病病人、腫瘤放化療病人、近期精神遭到重創老年人(如親人離世)等,因為這些人群免疫力遭到嚴重破壞。

帶狀皰疹咋發作的?在帶狀皰疹進行早期破壞的時候,如果機體的免疫力得以恢復,或者有外界“援兵”——醫療干預的救援,可使機體損害得以康復。但如果機體的防御系統久于疏漏,導致病毒長期“橫行霸道”,造成機體的“司令部”——中樞神經系統永久損害,就會發生數月、數年甚至終身的頑固性疼痛,這就是所謂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當今世界疼痛治療的難題之一。

得了帶狀皰疹立即就診

早期的治療至關重要。病人可到疼痛科、皮膚科和神經內科就診。這三個科室對該癥非常熟悉,不會誤診。帶狀皰疹最關鍵的治療是早期通過阻斷受侵神經的疼痛傳遞,恢復正常的神經結構和功能,消除神經痛并預防后遺神經痛的發生。因此,一旦發現身體某個部位出現針刺樣、刀割樣或閃電樣疼痛,輕輕觸摸或衣服摩擦就會誘發劇烈疼痛,尤其是伴有局部皮膚出現皮疹的時候,一定要想到帶狀皰疹的可能,應該立即到正規醫院疼痛科就診,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

帶狀皰疹發病有前兆

發病前局部皮膚往往先有感覺過敏或神經痛,伴有輕度發熱、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前驅癥狀,亦可無前驅癥狀而突然發病。患部先發生潮紅斑,繼而其上出現多數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綠豆大的丘皰疹,迅速變為水皰。

常伴“神經痛”不可小視除典型的皮疹外,神經痛是另一大特點,而且這是真正造成病人痛苦的“罪魁禍首”。一般在皮疹出現前數日即有神經痛。疼痛的程度輕重不等,且與皮疹的嚴重程度無一定關系。老年患者多疼痛劇烈,甚至難以忍受。而且約30%至50%的中老年患者于損害消退后可遺留頑固性神經痛,常持續數月、數年甚至更久,是疼痛的世界難題之一。

帶狀皰疹六大誤區

1.帶狀皰疹是魔鬼纏身:這是一種迷信、毫無科學的認識,應該充分相信科學,相信醫學,盡早到正規大醫院就診,而不是求神拜佛、驅鬼消災,貽誤病情。

2.帶狀皰疹是一種“臟病”:由于看到紅色皰疹,而自以為得了某種無法治愈的皮膚病,或者以為自己感染了某些見不得人的細菌或病毒,因此不敢去醫院,甚至不敢告訴家人,等到了疼痛無法忍受的程度而就診時往往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3.帶狀皰疹是一種傳染病: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傳染的,不需要特殊與家人和同事隔離。

4.帶狀皰疹是單純的皮膚病:帶狀皰疹表現為皮膚皰疹損害和神經損害,不是單純的皮膚病,其危害不在于皮膚的改變,而主要在于神經受侵犯引起的神經痛,因此嚴格意義上講是一種神經病理性疼痛,這應該屬于疼痛科的范疇。治療的關鍵就是盡快消除神經炎癥和損害,僅僅關注于皮膚改變往往貽誤治療時機。

5.帶狀皰疹一定有皮膚改變:這種認識也不全面。有一些病人自始至終沒有出現皰疹或僅有不易察覺的小皮疹,但疼痛劇烈,這被稱為“無皮損型或微皮損型帶狀皰疹”,值得關注。

6.帶狀皰疹可以自行痊愈不需治療:這種認識也是錯誤的。多數情況下皮膚改變在2至3周可痊愈,但仍有一部分病人將長期殘留嚴重的神經痛。早期積極治療既可以緩解疼痛,提高生活質量,又可以促進皮膚和神經的恢復,預防后遺痛的發生。

作者:北大人民醫院疼痛醫學科主任醫師張挺杰

別讓“纏腰龍”纏住你 得了帶狀皰疹要及時就醫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