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東地區首例采用國際頂尖的體外膜肺(ECMO)技術成功轉運抵滬,經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56天救治的4歲男孩小涵涵康復出院。

體外膜肺是源于心外科體外循環、搶救垂?;颊呱男录夹g,其本質是一種改良的人工心肺機,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別起人工肺臟和人工心臟的作用,當患者的肺功能嚴重受損,常規治療無效時,該技術可承擔氣體交換任務,使肺處于休息狀態,為患者的康復獲得寶貴時間,如患者的心功能嚴重受損時,血泵可以代替心臟泵血,維持血液循環。

近日,小涵涵因病住進江蘇省常州市兒童醫院,被診斷為重癥肺炎(呼吸衰竭)。隨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派出7位專家團隊,采用體外膜肺技術,加急轉運200公里后,將病?;純盒『晒D入該院。

小涵涵在復旦兒科醫院重癥監護室治療期間,發生反復的心律失常,甚至出現了心臟停跳的致命病情,但每次經醫務人員及時有效的處理,都轉危為安。運行ECMO一周后,當大家都覺得小涵涵的病情已穩定可控時,又發生了可怕的意外,檢查中發現小涵涵出現了腦出血,如不及時有效的搶救,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費。重癥醫學科以最快的速度聯系腦外科,一邊安排手術,一邊為小涵涵做術前準備。當小涵涵做好手術重新被推回監護室時,小涵涵的媽媽得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手術獲得了成功。

小涵涵的父親是普通工人,母親無業。為了小涵涵,一家人背負巨額債務,但還是沒有湊夠治療費用。了解情況后,該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陸國平教授等立即為他啟動“上海宋慶齡基金會·恒基金”,為小涵涵申請到最高限額8萬元的慈善救助款。小涵涵也成為該院該基金在重癥醫學科資助的第一例患兒。

據悉,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轉運體系目前已覆蓋我國6省1市。(記者 孫國根)

來源:《健康報》

華東地區首例體外膜肺轉運患兒康復出院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