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于波主任(圖片來源:南寧晚報)

近期,氣溫驟降,即將是兒童腹瀉高發季節。孩子生病,焦急的是父母們。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于波,經過幾十年的摸索學習和積累,在治療小兒各種腹瀉方面,形成了一套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在西醫治療的基礎,配合中藥內服外敷、穴位注射及飲食調理,治療各種急、慢性腹瀉,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也得到社會認可。在與于波的交流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位兒科專家刻苦鉆研的精神、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

 中西醫“對付”秋季腹瀉有妙招

輪狀病毒性腹瀉,又稱“秋季腹瀉”“七日瀉”。在南寧常發于冬季,即12月左右。病程一般為七天,為自限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解水樣便,如蛋花湯樣,每日數次至十多次,甚至幾十次不等。可伴發熱,嘔吐及上呼吸道癥狀。嚴重者可致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常因繼發性雙糖酶(乳糖酶和蔗糖酶)缺乏等消化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遷延。

因病毒感染目前無特效的西藥。于波通過多年的學習研究和經驗積累,總結出一套中西醫治療的方法,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中藥的內服外敷、穴位注射以及飲食調理,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特色療法止住“久瀉不止”

陳先生的兒子剛滿10個月,卻已經腹瀉了兩個多月,經多家醫院治療無效,聽人介紹于波擅治小兒腹瀉,于是慕名找到他。于波詳細詢問病史,做了一些必要的檢查后告訴家長,患兒得了遷延性腹瀉病。

隨后于波給孩子開了藥方,有西藥、中藥內服,另外還有外敷、穴位注射,并對家長做了飲食喂養方面的指導。兩三天后,患兒大便逐漸恢復了正常。

像這樣因久瀉不止的胃腸道頑疾以及久治不愈的“感冒咳嗽”、長期鼻塞流涕、反復不斷地咳嗽氣喘的患者數不勝數,都是來自四面八方到處求醫未果,最后找到于波診治的病人。

飲食調理腹瀉病必不可少

腹瀉病的治療,除了藥物治療,患兒飲食方面的調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腹瀉的時候,于波建議以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淀粉類食物),如咸米糊、咸米粥、素面條、素饅頭等,蛋類、肉類、蔬菜水果、奶類要盡量少吃或暫時不吃,可以添加腹瀉奶粉。如合并有雙糖酶缺乏的,特別要注意避免進食人及動物奶及蔗糖,可添加適量的葡萄糖或食鹽。

在腹瀉控制后,恢復正常飲食要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在動物蛋白食品方面首先恢復低脂的魚肉類食物,易于消化而富有營養。對于腹瀉較嚴重的遷延性、慢性腹瀉病人,應依病情適當經靜脈補充營養物質。(蘇喜琳 通訊員 何勝)

父母不用擔心孩子腹瀉了,巧治秋季腹瀉有妙招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