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術過去100多年一直采用開胸破膛的術式,直到20世紀80年代微創外科崛起,在不到30年的時間里,從點點星火燎原成外科主流。這其中,中國微創外科先驅功不可沒。

昨天,第15屆世界內鏡外科大會在上海開幕,這是微創外科界頂級盛會28年來首次來中國,中外醫生共話外科未來?!叭缤敵跷覀兿氩坏轿撏饪茣蔀橹髁饕粯?,未來亦皆有可能,比如手術機器人來了。但可以明確的是,外科的未來在于國際合作,中國一定會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笔澜鐑如R外科醫師協會聯盟候任主席巴瑞?索爾科教授如是說。

巧手中國人,助推微創成外科主流

世界內鏡外科大會兩年一次,首屆會議1988年在德國柏林召開,中國此次獲得申辦權,由上海瑞金醫院承辦,該院鄭民華教授擔任大會主席。其中的“加分項”正是中國微創外科近30年對世界外科大家族的貢獻。

1984年,法國醫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這被譽為外科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開創了微創外科新紀元。中國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誕生于1990年的云南曲靖,很多人未必聽過這座小城,但這不影響這項新技術在中國的前途。

“中國微創外科的先驅者抓住這一重要機遇。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腹腔鏡技術開始應用于對惡性腫瘤的治療;進入21世紀后,腹腔鏡被應用到外科的各個???。如今,中國在微創領域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胃癌、腸癌、肝癌和胰腺疾病手術等方面甚至超過歐美水平?!敝袊茖W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說。

這其中,瑞金醫院微創團隊是繞不開的一股力量。1986年,在法國公派學習的鄭民華,因為導師一句“拿筷子的中國人,手巧”,20多歲的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學會并運用微創技術為病人開刀的中國人。1991年,鄭民華回國,開啟了中國微創外科的發展之途。首例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首例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首例腹腔鏡疝修補術……一個個“我國首創”,在瑞金的微創團隊里誕生,并輻射全國。

如今,全球近50%的手術操作在微創技術下完成。在國際同行眼中,“巧手”中國人把微創外科從闌尾手術、膽囊切除術應用到惡性腫瘤等高難度外科手術中,讓微創得以從外科家族里的支流發展為真正主流,貢獻不小。鄭民華教授說,亞洲國家在腹腔鏡與內鏡手術經驗方面具有優勢,歐美國家在醫學創新理念與手術器械研發方面具有優勢,東西方優勢交融有望催生新的外科興奮點。

技術引領醫學之美,民族品牌齊亮相

確實,微創外科誕生于西方,與科學技術的大發展休戚相關。沒有微電子學的發展、計算機信息處理和實時成像、三維結構重建等技術,恐怕難以實現微創外科手術轟轟烈烈地開展。

此后,超聲刀的問世讓腹腔鏡手術得以開始突破膽囊切除術,向胃腸、肝臟、脾臟的良性及惡性腫瘤等高級手術方面發展,一大批患者獲益。超高清的腹腔鏡顯示和錄像設備乃至新一代3D腹腔鏡的應用,使腹腔鏡下的精細解剖、功能保留成為可能。2009年前后,腹腔鏡手術的升級版———機器人手術也在我國陸續落地。手術創口變得越來越小,從“鑰匙孔”到兩毫米的針眼孔;從手術要打四孔,到如今的三孔、單孔甚至經自然腔道進行微創手術。

令人關注的是,在此期間,我國一批民族自主品牌的器械也發展了起來?!笆中g室里的國產器械,正從并不那么重要的外圍器械進入核心手術器械領域。在3D高清顯像、VR技術等方面,我們還走在國外前面,有望實現彎道超車?!编嵜袢A稱,技術引領醫學之美,民族器械與研發實力的進步也將有利于中國微創外科的整體發展。

微創不僅關注疾病,還關注提升生活質量

不過,“微創”自1805年德國醫師飛利浦?勃茲尼借助燭光窺視尿道那一刻開始,就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項技術革新,更是一種外科的思維與哲學:那就是能不能讓治療尤其是手術,對人體的創傷小些、再小些?

正是基于這種理念,才推動醫生們大膽拓荒。

如今,外科手術的“微創比例”已成為衡量學科先進性的客觀指標,外科界里的主流。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會長王杉稱,微創所包含的醫學理想將決定了它不僅關注疾病,還會關注提升人的生活質量,微創外科肇始之初的理想也將指引外科乃至醫學未來的方向。(記者 唐聞佳)

“拿筷子”的中國醫生,助推微創成外科主流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