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氣、呼吸困難、每分鐘導致2.5個人死亡,知道它的人卻很少,它就是“沉默殺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隨著天氣轉冷,慢阻肺也進入急性加重的高發季節。
慢阻肺人類第四大致死病因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繼心臟病、腦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三大致死病因之后,慢阻肺與艾滋病并列成為世界第四大致死病因。2020年,慢阻肺可能上升為世界第三大致死病因。
慢阻肺作為人類最重要的致死病癥之一,也是我國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
據了解,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高達9.9%,也就是說每10人中約有1人患病,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但遺憾的是,慢阻肺并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公眾的知曉率仍然很低,很多患者在走平路都氣喘吁吁時才前往就醫,往往已進入中晚期,肺功能已明顯受損。
衛生日專家聚集阻擊慢阻肺
2016年11月16日,在第15個世界慢阻肺日到來之際,鐘南山、王辰兩名院士將攜手全國百名呼吸科專家,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河南、四川、山東、山西和湖北共10個省(市)同步開展慢阻肺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共同向慢阻肺“宣戰”。
11月16日上午,河南省疾控中心與鄭大一附院聯合將在鄭大一附院門診樓廣場開展慢阻肺日宣教活動。
屆時,來自我省臨床一線的呼吸科專家將為現場群眾提供免費的面對面義診咨詢并健康科普講座,此外,慢阻肺防治核心知識點也將正式發布,并由權威專家進行詳細解讀。同時,還將開展慢阻肺科普讀物發放等系列活動。
據悉,本次活動旨在提升大眾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意識和素養,與11月底即將在上海召開的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健康促進”主題相呼應。
廣傳播共同關注保護肺健康
2015年,為促進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治,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和疾控局聯合指導,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等12家專業機構支持的“健康中國行——全民慢病防治素養促進行動·呼吸專項行動”正式啟動,并在當年的世界慢阻肺日完成了“千人拼肺”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讓“慢阻肺”的概念在短時間內廣為傳播,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和重視。
據專家介紹,長期吸煙者、40歲以上人群、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長期接觸粉塵者、有慢性咳嗽癥狀者這五類人群是慢阻肺高危人群,應定期做肺功能檢查。
肺功能檢查是慢性氣道疾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的“金標準”。做肺功能檢查,只需按照醫生指導,按照不同的測試項目,采用不同的呼吸方式在儀器中做“呼吸”,無痛苦,即可發現早、中期慢阻肺,還可及時發現哮喘等疾病。
防治慢阻肺,需要大家共同參與,保護我們的肺健康。(記者閆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