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來臨,在中醫理論中,冬季一定要注意“養藏”。那糖尿病患者冬季要注意些什么呢?今年的聯合國糖尿病日宣傳主題是:“共同關注糖尿病”。為此,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組織糖尿病領域的專家團隊到基層進行科普講座。11月21日上午8:00~11:00,將在廣州市廣聯禮堂(越秀區陵園西路17號)開講。中華醫學會北京內分泌學會委員、北京積水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鄧麗麗教授將進行專題講座。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病患者參加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成功報名者可獲得健康禮包。
起居:早臥晚起洗澡不宜多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范萍介紹,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收引,易使許多舊病復發或加重。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節的主要特點就是:陰虛燥熱,從而導致陰陽兩虛。因此,糖尿病患者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
“冬季是閉藏的季節,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惡化與人的心理狀態息息相關。”范萍介紹,《黃帝內經》里也說“冬三月,此謂閉藏”。道家講致虛極,守靜篤;儒家講燕坐,講知止;佛家講禪定。“這些都是強調靜,強調藏。”
范萍認為,這種“藏”,首先表現在起居上。她說,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冬季尤其要注意“早臥晚起,以應冬候”。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也認為:“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
同時,洗澡也不宜多,浴中最好“不可大汗出”。她說,冬季頻頻沐浴,不符合陽氣內藏的養生原則。“臨睡前用溫水洗足,能活血通絡,宣通陽氣,并可安神寧心,促使入眠。因此,糖尿病患者睡前可洗足,但手和腳都不宜直接火上烤。”
保暖:要保證頭暖、背暖、腳暖
范萍介紹,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而保證腎氣旺的關鍵就是保暖。她說,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冬保三暖”。
首先是頭暖。頭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會收縮,頭部肌肉會緊張,易引起頭痛、感冒,甚至會造成胃腸不適等。
其次是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過背部的穴位影響局部肌肉或傳入內臟,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涼還可通過頸椎、腰椎影響上下肢肌肉及關節、內臟,促發各種不適。
第三腳暖。一旦腳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減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細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范萍特別提醒,糖尿病患者要重點保護腳。因為血液循環不良和神經的損傷在冬天易引發凍瘡。睡覺時不要用熱水袋取暖,可穿上寬松舒適的襪子。同時要防止跌傷,積極治療足癬,避免用手撕腳皮和摩擦腳趾止癢,以防皮膚破損招致化膿性細菌感染。(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