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百姓最關心的話題,坊間也流傳著各種各樣的健康傳言,這些傳言對普通人來說真假難辨,虛假的傳言對健康可能會產生錯誤的引導。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健康謠言粉碎機——微博微信健康正誤大起底》介紹了微博微信的常見健康傳言,并進行了科學的解讀。為了讓更多的公眾了解這些知識,本版從今日設立“是真的嗎”欄目,擷取此書部分精華內容,敬請關注。

在微信上廣為流傳著一張“通血管古方”,號稱按方食療1個月后,原本堵塞的血管就全通了。據網友介紹還真有不少人依據這張“古方”在服用。根據這張方子的描述,原料為檸檬汁、姜汁、大蒜汁、蘋果醋各一杯。制作方法也不難:蒜、姜去皮切碎,榨成汁,用網布隔渣過濾。接著,將蒜汁、姜汁放入瓦煲,加入檸檬和蘋果醋,大火燒滾,再小火慢煮,不蓋鍋蓋,約半個小時,關火。待湯液降溫后,加蜜糖調味。最后將成品儲在玻璃瓶中,放入冰箱,每天早餐前服用一湯勺。這張方子最后稱,依方服用,大部分人的心血管疾病能根治。還說“吃上1個月以后去醫院做次檢查,會發現血管干干凈凈,堵塞的地方全通了”。

這個“古方”真有那么神奇嗎?

從理論上來說,大蒜、生姜、檸檬、蘋果醋都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心血管保健食療功效,比如全蒜的水溶性有效成分和脂溶性有效成分同時作用,可改善血液質量和血管彈性,從而改善高血壓并降低并發癥帶來的危險。全蒜中含有豐富的含硫物質,能夠升高“好”膽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并降低“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從而改善脂代謝的異常。另外,全蒜還可以幫助清除血管壁上沉積的脂質垃圾,達到清理血管的作用,有益于血管的年輕。

生姜中含有的類似水楊酸的化合物,能調血脂、降血壓、防止血液凝固、抑制血栓形成。但是從中醫角度來說,生姜本身是溫熱性食物,具有溫中、助陽、散寒等作用,如果是實熱體質的高血壓患者或者陽亢的高血壓患者則不宜使用。有研究報道,過量食姜妨礙凝血,需要服用具有抗凝作用的藥物或保健品的心血管病患者,也應當特別注意生姜的攝入。

但是,這些食物的食療作用更多的是保健,遠不如藥物治療的效果。因為這些飲食中所含的對心血管有益的成分不是一般的榨汁、蒸煮等處理就能提取到的,即使有正常的食用量也達不到治療的效果,平時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吃一些還是有保健效果的,但是絕對不能替代藥物治療。

檸檬富含檸檬酸有助消化,含豐富的維生素C,還含有有益血管健康的抗氧化劑,能促進腸道蠕動,加快排便。雖然檸檬里面的檸檬酸能增強體內代謝,一般食用是對人體無害的。但胃潰瘍、胃酸過多、齲齒患者不宜經常食用檸檬汁。雖然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人員對蘋果醋的研究表明,每天喝1~2湯匙蘋果醋的人血液中“好”膽固醇水平更高,但是由于蘋果醋的酸性也比較高,所以檸檬汁加蘋果醋對胃腸的刺激比較大,即使加入蜂蜜調和,依然有可能刺激腸胃誘發不適。

因此,簡單地把這些食物融合在一起來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理論上是有道理的,實際使用卻需要因人而異,何況很多高血壓的誘因未必與心血管系統有關系,比如頸源性高血壓等。建議讀者朋友們不要輕易嘗試,最好在使用前咨詢醫生。

微信熱傳的“通血管古方”靠譜嗎?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