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忽冷忽熱、天氣干燥的秋冬季節,預防哮喘的發生尤為重要。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院感辦主任駱春華提醒,哮喘患者的肺部比正常人要容易引起炎癥和反應。一些對正常人危害不大的病毒,卻往往成為引發哮喘發作的罪魁禍首。

秋冬為何易發哮喘?

駱春華稱,秋冬季節空氣逐漸變冷,晝夜溫差增加,對于氣道敏感性高的哮喘病人來說,吸入冷而干燥的空氣可加重支氣管痙攣。而且入冬后霧霾多發,也會誘發哮喘,或使得哮喘加重。

此外,隨著天氣轉涼,呼吸道病毒開始活躍,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流感病毒、支原體等感染均與哮喘的發生和發展有密切關系。

氣溫下降后,不少家庭關門閉窗,以保持室內溫度。由于室內環境相對封閉,日常生活中會不斷地積累和再生大量的病菌、寵物毛皮屑、人員活動所形成的各種異味及灰塵等,這些因素都可能誘發哮喘及各種變態反應性疾病。

 防“喘”發作,牢記這5招

避免不規范治療

在醫生的指導下規律地復診,堅持記哮喘日記;學齡兒同時進行呼氣峰流速儀的監測,發現問題及時就診,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回避過敏原

灰霾天氣減少外出,外出時戴口罩。室內可配備具有凈化PM2.5、甲醛及微塵功能的空氣凈化器。

盡量避免呼吸道感染

減少出入公共場所的次數,不與感冒患者接觸;經常清洗鼻腔,并用生理鹽水漱口;口罩還可以起到預防呼吸道疾病的作用。

注意適度秋凍

秋冬季節的氣溫是逐漸下降的,為了保持體溫的恒定,就需要通過增減衣服來適應天氣的變化。所以,穿衣服也應該逐漸增加,使身體慢慢適應冷空氣的刺激,提高神經體液的調節功能,增強耐寒能力。

注意飲食調養

飲食上要以護陰防燥、滋腎潤肺為主,適當多飲開水,還應多吃綠葉蔬菜。哮喘病發作時不能吃葷菜,因為動物性食品會增加血液的酸度,影響人體消化異性蛋白的能力,使異性蛋白成為一種新的過敏原,從而誘發哮喘。另外,寒喘應忌吃生梨、芹菜、荸薺等寒性食物;熱喘應忌吃羊肉、鵝肉、姜、桂皮等熱性食物;哮喘且腹脹者,應忌食豆類、芋頭等食物,以免加重氣急的癥狀。(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王葳)

 受訪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院感辦主任 駱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