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身體這些部位需防“暖氣病”(圖片來源:今晚報)

一到冬天,大家都怕寒冷而得病.北方的城市通過暖氣來取暖,暖氣一來,暖意融融的環境讓人頓時卸下“防備”,如果供暖初期準備工作做得不好,“暖氣病”可能會趁虛而入。不少人會有煩躁不安、皮膚發緊、鼻咽干燥、胸悶、頭暈眼花、出汗、血黏度增高、血壓改變、尿量減少、軟弱無力等諸多不舒服的癥狀,這些就是讓暖氣給熱出來的“暖氣病”。

暖氣病讓身體很受傷

呼吸系統

有了暖氣后,干燥溫暖的室內無異于一個病菌的“溫床”。研究表明,當空氣濕度低于40%的時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發感染的細菌繁殖速度會加快,隨著空氣中的灰塵擴散引發疾病。

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聲嘶,都是“暖氣病”引起的上呼吸道癥狀。通常及時補水,這些癥狀都能得到緩解,但如果持續時間太長,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就會減少,灰塵、細菌等附著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發咳嗽,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發生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

心血管系統

心血管系統推動全身的血液循環,暖氣過熱會“搶走”人體的水分,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壓下降及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屋里暖氣過熱和室外溫差太大,可能導致血壓波動大、冠狀動脈“不堪重負”,引發冠心病。同時對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氣病”引發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導致心慌、胸悶等癥狀。

泌尿系統

來了暖氣后屋內太干,體內水分丟失多,如果又經常忘了喝水,要小心,尿量會越來越少。正常人尿量每天應該在1500—2000毫升左右,它能起到沖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過少,會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結石的風險。

皮膚

冬季,人的皮膚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癢,來了暖氣后,室內溫度較高,更會加速皮膚水分流失,使皮膚纖維失去韌性而導致斷裂,從而形成無法恢復的皺紋。老年人皮膚瘙癢,不當抓撓還會造成濕疹。

眼睛

冬季戶外風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內又因為溫度高造成機體缺水,會影響淚液的循環,造成干眼癥。另外,眼結膜干燥極易增加患“紅眼病”的風險。

怎么應對“暖氣病”

控制好室內溫度和濕度

要想預防“暖氣病”,控制好居室溫度、空氣濕度最關鍵。

通常,室溫18℃至24℃之間最適宜,濕度50%至60%為宜。多開窗通風,最好早晚各開一次窗,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半小時。除了用加濕器、在床前擺盆水來加濕外,在室內多養些綠色植物,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在室內擺放植物時,最好選綠蘿、吊蘭,這些植物葉面蒸騰的水分比較多,既可以調節室內空氣濕度,又可以吸附空氣當中的有害氣體。

以動治“凍”

所謂以動治“凍”,就是要多到戶外參加體育鍛煉,減少“暖氣病”的發生。冬季體育鍛煉時,應根據天氣情況和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合理安排運動量。專家認為,老年人和孩子最容易得“暖氣病”,這部分人更不能“貓冬”。

多攝入濕潤、溫熱的食物

要多喝水,研究表明每天需飲2000毫升的水。體內缺失水分,新陳代謝受阻,會加速衰老,還要多吃水果,如蘋果、梨、香蕉、橘子等。為了預防“暖氣病”,可以多吃一些濕潤并具有溫熱性質的食品,如芝麻、蘿卜、番茄、豆腐、銀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飲或少飲酒。

此外,每天服用鹽藻也是很好的預防暖氣病的方法,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應該每天服用鹽藻以預防疾病的發生。首先,鹽藻保護老年人的心腦血管。鹽藻富含9順式β-胡蘿卜素,可以溶解血液中的膽固醇,降低血脂,防止血栓形成,可以清理和擴充血管,防止動脈硬化,預防高血壓;鹽藻中富含大量的營養元素,如蛋白質、維生素C、鈣等,可以有效補充細胞能量,幫助恢復血管彈通順暢,從而改善高血壓;鹽藻中含有亞油酸、卵磷脂、葉酸、維生素E等不飽和脂肪酸有加強血液循環、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其次,鹽藻可以全面提升人體免疫力,提高人體抗病毒的能力,從而減少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鹽藻富含豐富的營養元素,而且這些營養元素含量比例與人體體液、細胞漿液相吻合,可全面補充細胞所需營養元素,增強細胞動力。鹽藻中的大量礦物質、氨基酸、維生素等可調節細胞酸堿平衡,為細胞提供中性或者弱堿性的生存環境,令細胞更具活力,從而全面提高人體免疫力。

第三,鹽藻中β-胡蘿卜素的含量非常高,天然胡蘿卜素能保持上皮組織的完整結構,因此對干眼病也具有較好效果。

冬季會有“暖氣病”?身體這些部位需注意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