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是兒科神經系統的常見病,在許多疾病過程中都可以出現頭痛,癥狀有輕有重,可為暫時性,也可為持續性或發作性,其部位和伴隨癥狀均不相同,往往表現為以手擊打自己的頭部,突然尖聲哭叫或煩躁不安。

嬰兒期頭痛的主要病因分為:第一,全身性疾病如發熱或其他原因所致的精神緊張、高血壓、代謝失調性疾病、各種精神官能性頭痛等。第二,顱腦外局部因素,如眼部疾病、鼻竇炎、鼻咽部疾病、中耳炎、頸部疾病等。第三,顱腦內疾病,小兒時期顱腦內疾病幾乎均伴有頭痛,如中樞神經感染性疾病,各型化膿性腦膜炎、傳染性腦膜炎、各型腦炎、中毒性腦病;顱腦損傷,顱內占位性病變,腦血管病變等。

各種小兒頭痛中最常見的是偏頭痛、緊張型頭痛、上感和五官科疾病引起的頭痛。神經科范圍內的種種顱內病變引起的頭痛較少見,但頭痛卻能是一個重要癥狀,如不及時發現甚至能危及患兒的生命,必須盡快查出病因,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

1997年,筆者曾接診了一個6歲小女孩,之前她因發熱及感冒癥狀被某大醫院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開出一天用量320萬單位的青霉素靜脈輸液。在輸完液當晚,患兒家長找到我,反映孩子頭痛越來越厲害,查體溫僅38.2度,但患兒精神萎靡、雙眼緊閉。我于是要求家長立即帶孩子往上級醫院轉診。患兒到上級醫院后突然昏迷休克,經省內外專家會診為“病毒性腦干炎”,經全力搶救43天后仍不治身亡。

鼻塞、打噴嚏、發熱、頭痛等癥狀每個人都很熟悉,一旦出現這些癥狀,不少人以為是感冒而亂用藥;而腦炎、急性腎炎等常見病的早期癥狀也與感冒相近,若不細心鑒別,極有可能被當作感冒治療而延誤病情,甚至危及生命。(許天興)

孩子頭痛別輕視 延誤或危及生命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