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賣尸頭?李女士不久前看微信朋友圈就被這一條信息嚇到。在朋友圈賣尸頭的整形美容醫生馬某,身份介紹是一家整形美容診所的執行院長。
“對整形醫生而言,了解面部血管分布很重要,如果不熟悉,一針注射下去容易引發大出血甚至出人命?!边@是馬某的說辭。醫學的進步,整形美容技術的提高,確實需要借助于解剖標本。可是,叫賣尸頭標本當應通過法律和倫理的雙重審查。
正如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杜換濤所說,從國家層面來說,尚沒有一個具體的法律法規,適用于尸頭買賣的界定。立法還能鼓勵和倡導公民加入自愿捐獻的行列,以縮小遺體和器官捐獻“供應量”與“需求量”之間的巨大差距。從倫理或公序良俗上說,公開買賣尸頭標本也讓公眾無法接受。在傳統倫理觀念中,有種說法叫“死者為大”,每個人在去世后都應得到尊重。這種尊重當然表現在不能利用遺體和器官捐獻牟取利益。
從社會后果看,公然叫賣尸頭標本的苗頭不掐滅,會澆滅捐獻遺體器官、做善事者的熱情。近年屢有報道稱,我國的遺體或器官捐獻率遠低于世界其他國家,雖然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比較大,但時有曝光的遺體或器官買賣黑幕更加拉低了公眾的捐獻熱情。有報道稱,不少受訪者擔心捐獻的遺體或器官會被買賣。叫賣尸頭標本不被打擊,將影響更多人參與器官或遺體捐獻公益事業。(何勇海)
來源: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