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8歲的許姨每到冬天就發愁,因為平時控制得還好的血壓每到氣溫升高降低時總是波動個不停。稍不留神,血壓就高到180mmHg,兒女特別擔心她發生腦卒中意外。高血壓患者如何平穩過冬?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博士柴仁杰認為,如果能了解影響血壓波動的相關因素,有的放矢、做足預防措施,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令血壓平穩過冬。
寒冷刺激會使血壓升高及波動
每到冷空氣來臨,心內科和神經科因血壓控制不佳出現心腦血管意外的病人會大幅度增加。柴仁杰指出,高血壓是一種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的疾病。研究發現,冬季人體的平均收縮壓比夏季高12mmHg,平均舒張壓比夏季高6mmHg;氣溫每下降1℃,收縮壓上升1.3mmHg,舒張壓上升0.6mmHg,這是因為高血壓病患者交感神經反應性比正常人明顯升高,具體表現在平時易緊張、激動,對環境改變不易適應等。
此外,冬季寒冷刺激使患者交感神經異常興奮,造成心臟收縮力增強,周圍血管收縮,引起收縮壓及舒張壓上升。所以,由于血壓升高及波動,高血壓患者更易發生腦血管意外、心力衰竭或心梗等并發癥。
高血壓病人冬季做“四防”
由于冬天血壓易波動,故柴仁杰建議,高血壓患者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四點——
一,生活起居要規律,注意防寒保暖
作息要規律,保證充足睡眠。不要熬夜,熬夜會造成人體內分泌紊亂導致血壓升高。對一些睡眠不充足或睡眠質量不高的患者建議及時就診,改善睡眠質量。對于有晨練習慣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冬季外出時一定要帶圍巾手套,特別是要保護好頭、頸、足,降溫時盡量減少外出。另外,建議冬季最好將晨練時間改為太陽出來后氣溫升高時,以減少氣溫太低對血壓的影響。
二,動態監測血壓,規律服藥必要時調藥
很多高血壓患者認為降壓藥物“傷肝、傷腎”,當沒有身體不適時拒絕服藥。長期血壓“高位運行”,冬季到了血壓進一步升高,如再不治療,可能導致嚴重的并發癥,如腦中風、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甚至猝死等嚴重并發癥。當天氣突然變化時,除注意保暖、規律生活外,建議每日至少監測一次血壓,按時服藥,如血壓仍較高,建議及時就診調整降壓藥物,使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
三,合理膳食,睡前、起床后喝杯白開水
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對血壓的控制也十分重要。高血壓患者應注意合理選擇膳食, 多吃蔬菜和水果,水果不僅含有大量的纖維, 還含有許多的維生素, 有很好的通便潤腸, 助消化的作用。忌吃或盡量少吃高脂肪、高糖及過咸食品,食鹽攝入量以每天小于6克為宜,應多吃些熱量高和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雞、魚、乳類及豆制品等。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維生素A可以增強老年人的免疫力, 保溫驅寒, 降低發病率。
此外,還應保證適當的水分攝入。老年人在睡前、起床后喝杯白開水,有利于降低夜間血黏稠度和保持大便通暢,進而減少最易在晨間出現的腦血管事件。
四,戒煙限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對嗜煙者要嚴格戒煙,限制飲酒每日小于25毫升。保持心情平靜,養成睡前用溫水暖腳的習慣,都有助于降低血壓。為了增強體質,提高耐寒能力,應堅持體育鍛煉,可選擇打太極拳、散步等運動項目,避免劇烈運動。
總之,在寒冷的冬季,且南方地區溫度變化較大,高血壓患者更應該注意及時增減衣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幫血壓平穩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