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北方中青年胃癌微創外科論壇”在天津市舉辦。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以腹腔鏡和達芬奇機器人為代表的胃癌微創手術逐漸成為患者的首選。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只需在患者腹部打上四、五個0.5至1厘米的“鑰匙孔”,配合快速康復外科體系,術后第一天患者就能自行下床活動。相對于開腹手術,腹腔鏡胃癌手術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出血少、疼痛輕、恢復快、無傳統手術切口瘢痕等優點。

2015年度天津居民健康白皮書顯示,天津市前五位惡性腫瘤構成比例分別是肺和支氣管癌、乳腺癌、結直腸和肛門癌、肝癌、胃癌。據天津市腫瘤醫院高級病房主任潘源教授介紹,胃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一直居于高位,且在一些農村及相對貧困地區,這兩個數字還要更高。手術切除是治愈胃癌的唯一有效的方法。近年來早期胃癌患者數量有增加的趨勢,既能去除腫瘤,又能最大限度減少手術帶來的創傷,且保留胃部功能,已成為醫生和患者的共同追求。

潘源說,早發現早治療是防治胃癌的最好方法。若能早期發現,經過科學規范化的治療后,Ⅰ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達95%,Ⅱ期胃癌生存率也可達80%,而Ⅲ期患者則會降至50%以下。因此,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腸上皮化生、幽門螺桿菌陽性,有熬夜、飲食不規律等不良生活習慣以及家族患有癌癥者都是胃癌高危群體,應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記者 姜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