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干細胞生物墨汁技術構建的3D生物打印血管成功植入恒河猴體內,實現血管再生。”12月12日,四川藍光英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四川省生物增材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項目——3D生物打印技術促進人工血管內皮化研發取得重大突破。我國首批“千人計劃”專家、藍光英諾首席科學家康裕建表示,此項成果屬于全球首創,對干細胞技術臨床應用具有里程碑意義。

據康裕建介紹,他所帶領的團隊從恒河猴身體中取出約5克脂肪,提取出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制成3D生物打印所需的“墨汁”,再用特制設備打印出血管,并置換該猴體內一段約2厘米長的腹主動脈。術后1個月,打印血管與恒河猴自身腹主動脈融為一體。據悉,自2016年5月開始進行3D生物打印血管動物實驗,截至2016年12月1日,藍光英諾已對30只恒河猴進行體內植入實驗,實驗動物術后存活率為100%。

“打印材料取自實驗動物自體的脂肪間充質干細胞,保證了該血管植入體內的安全性。”康裕建表示,傳統人工血管存在內皮化問題,易出現堵塞,約10年后就需更換。新技術解決了該問題,打印血管可終身使用。另外,移植傳統人工血管患者需終身使用抗凝劑,而打印血管將這一時間縮短到術后5天,此后無需任何藥物治療。(特約記者 范川 楊琳)

來源:健康報

3D生物打印血管猴體實驗成功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