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天津市衛計委、今晚傳媒集團主辦,天津市醫院協會、天津市醫師協會協辦的“百姓健康大講堂”舉辦了第二十八期主題為“疼痛科能治療哪些疼痛疾病?”專場講座,邀請天津市一中心醫院疼痛科主任鄭寶森教授主講。鄭寶森教授表示,急性疼痛常伴有代謝、內分泌甚至免疫改變,而慢性疼痛則常伴有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改變,需要及早給予治療。

疼痛是患者的主觀感受,醫務人員不能想當然地對患者的疼痛強度做出武斷論斷。對患者而言,疼痛一方面是機體面臨刺激或疾病的信號的感受,另一方面又影響生活質量。對醫師而言,疼痛既是患者軀體不愉快的感受,同時也伴有情緒不愉快的感受,前者稱之為“疼”,后者稱之為“痛”。

各種疼痛治療方法大不同

神經性頭痛

表現為頭的前、兩側和枕部疼痛。治療方法除藥物治療外,還有傳統中醫、針灸、按摩等方法。疼痛科治療方法是星狀神經節阻滯和微創介入治療。

肩周炎

常見于50歲上下人群,疼痛部位在肩胛周圍,活動時疼痛加劇。疼痛科醫生治療方法是肩胛上神經和腋神經阻滯。如果出現肩部粘連可以進行該處神經阻斷后暫時失去痛覺行肩關節松解治療。

三叉神經痛可由

熱凝射頻治療,CT引導眶上、眶下和卵圓孔神經阻滯均可顯著改善疼痛。近年疼痛科開展卵圓孔+圓孔神經阻滯技術復合藥物介入治療顯著減少并發癥和復發率。

舌咽神經痛

在藥物治療無效情況下通過微創介入治療可以緩解疼痛。由于患者年齡較大與醫生語言交流能力困難,建議還是藥物治療更加安全。

頸椎病

的治療可以采用最安全的頸椎旁進針入路。開始研究在CT引導下在注射膠原蛋白酶之前,注射碘海醇顯影證實椎間孔與頸椎管內外相通后,可以用于很多頸部疼痛治療。

頸椎間盤突出

目前可以在CT引導下穿刺,看到三維成像,使患者治療安全性得到保證。但是,對于伴有頸椎間盤突出硬度較高的疼痛病人,還是建議患者首先手術治療。

胸部帶狀皰疹

引起劇烈神經痛幾乎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控制,神經痛介入技術可以安全有效解除這種疼痛。

腰椎手術后疼痛

是骨科醫生最頭痛難題。可以采用經皮椎間孔鏡盤內髓核摘除術復合膠原酶介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技術,經皮膚將一根針刺入腰椎間盤突出物里面,用一把小鉗子經過這個針眼取出的腰椎間盤突出物。

內臟神經痛

治療,需要內臟神經和腹腔神經叢或上腹下神經叢穿刺后注射藥物。

會陰神經痛

是一種少見病,病人往往經過無數次看病和治療均未見到有效結果。這種疼痛的治療方法是進行骶骨后神經和下腹腔神經叢治療,必須在CT三維引導下完成,可以減輕患者1/3疼痛癥狀。最近幾年,治療會陰神經痛的方法從以前的前部入路改為后部入路進針技術治療,更加準確安全,而且疼痛緩解率明顯提高。(記者 陳曦)

身體疼痛情況多樣 及時區分早治療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