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兩季是水痘多發季節。記者從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了解到,近一個月來,該院皮膚科陸續接診了多個因出水痘而被家庭隔離治療、兩周內不能上課的孩子。專家提醒,孩子身上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結痂“四代同堂”時,家人一定要警惕,及時帶孩子就醫。此外,水痘病毒通過直接接觸或飛沫吸入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確診后至少需要兩周才沒有傳染性。因此,水痘患者至少要隔離治療兩周以上。

成人癥狀

比兒童更嚴重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副主任中醫師、副教授賴梅生介紹,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成人發病癥狀比兒童更嚴重。

“水痘主要的發病特征是,發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斑、丘疹、皰疹、痂疹,而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先發生在胸、腹、背,可發展至四肢、手掌心等處。”賴梅生介紹,水痘起病較急,較大兒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現前,可能會出現發熱、頭痛、全身倦怠、惡心、嘔吐、腹痛等前驅癥狀,幼兒則皮疹和全身癥狀同時出現。

“也有一些病人,發疹前沒有什么特別不適。”他說,最開始為粉紅色小斑疹,迅即變為丘疹,而后變成米粒至豌豆大的圓形緊張水皰,周圍有明顯紅暈,有水皰的中央呈臍窩狀。水皰繼發細菌感染時,會變成膿皰。水皰破潰后,快速結痂。而且,皮疹往往分批出現,因此,在一個區域內,往往可以看到紅斑、丘疹、水皰、結痂。“我們也常說,水痘具有‘四代同堂’的典型表現,出現這種情況,家人一定要警惕。”

提醒:

發病兩周內

具有傳染性

賴梅生提醒,水痘發病兩周內具傳染性。水痘病毒通過直接接觸或飛沫吸入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病毒感染人體后,先在鼻咽部局部淋巴結增殖復制4~6天,而后侵入血液并向全身擴散,引起各器官病變。

“冬春兩季是水痘多發季節,其傳染力強,水痘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賴梅生解釋,一旦確診水痘,一般要等結痂完全脫落后才沒有傳染性,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兩周。因此,這段時間需要隔離治療,否則可能傳染給其他人。

預防:

可服小柴胡顆粒

+板藍根顆粒

萬一班上有水痘患者,同學們該如何預防?

賴梅生建議,一是可戴醫用口罩,同學間不要太親近,保持距離,教室通風;二是早休息,不要熬夜。充足的睡眠是機體發揮有效免疫力的保證;三是可服小柴胡顆粒+板藍根顆粒來預防。因為小柴胡顆粒能和解少陽,扶助正氣,祛邪外出,板藍根藥理研究有一定的抗病毒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體質較弱的同學不適于加用板藍根。”

護理:

房間盡可能讓陽光照射

家有水痘患者,如何護理?

賴梅生建議注意以下五點:

1.注意消毒與清潔。對接觸水痘皰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據情況分別采取洗、曬、燙、煮消毒,且不與健康人共用。同時還要勤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

2.定時開窗。空氣流通也有殺滅空氣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間通風時,要注意防止患者受涼。房間盡可能讓陽光照射,打開玻璃窗。

3.退燒。如有發燒,最好使用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燒法。要讓病兒休息,吃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飲食,要多喝開水和果汁水。

4.注意病情變化。如發現出疹后持續高熱不退、咳喘,或嘔吐、頭痛、煩躁不安或嗜睡、驚厥時應及時就醫。

5.避免用手抓破皰疹。特別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以免皰疹被抓破引起化膿感染,若病變損傷較深,有可能留下瘢痕。為了防止這一情況發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潔。(記者 黃蓉芳 通訊員 吳劍鵬、吳佳儀)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副主任中醫師、副教授賴梅生

又到水痘流行季,大人小孩都要當心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