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患者是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黃建林介紹,骨質疏松的防治應該是風濕疾病治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現狀是這個問題還沒有引起不少醫生和患者足夠的重視,而且相當多的患者對補鈣也存在較多誤區。
風濕病患者為啥易骨質疏松?
風濕免疫病是一大類常見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肌炎和皮肌炎等。風濕性疾病在我國患者人數眾多,僅類風濕關節炎在我國的患病率就高達0.32%。骨質疏松是許多風濕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例如有研究顯示絕經后女性類風濕關節炎骨質疏松的發生率約為52%,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骨質疏松癥的發生率為4%-25%。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質疏松相關的椎體壓縮性骨折發生率為21%,是普通人群的5倍。
為何許多風濕病患者更易患骨質疏松?黃建林解釋,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疾病本身的原因。正如前面所說,許多風濕病是全身性炎癥疾病,與炎癥反應相關的多種細胞因子,會導致骨代謝異常,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而導致骨質疏松;二是部分風濕病患者需要長時間接受糖皮質激素(如強的松)治療,而糖皮質激素的長期使用會誘發骨質疏松。
風濕病病人盡早 做抗骨質疏松治療
骨質疏松帶來的不僅僅是疼痛問題,更為危險的是會大大增加骨折的風險。有研究顯示,糖皮質激素引起的骨質疏松會使得患者發生髖部和脊柱骨折的風險是正常人群的2-3倍,一旦出現這些部位的骨折,很容易就喪失了行走能力,極大降低生活質量,也增加了家庭和社會負擔。
遺憾的是骨質疏松問題目前還沒有引起患者及不少醫生的足夠重視。2013年的統計顯示,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超過3個月的患者中,抗骨質疏松治療的不足15%。
對于骨質疏松風險的風濕病患者,何時開始抗骨質疏松治療最好?黃建林介紹,對于“老病號”來說,如果是已經使用激素并出現了骨流失的,那么當然應該立即開始抗骨質疏松治療。不過更為理想的是一開始使用激素,甚至在使用激素前,就可以采取措施預防骨質疏松的發生。總的原則是,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早,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鈣+維生素D:你都補對了嗎?
黃建林說,風濕病患者對補鈣和補充維生素D仍存在較多認識上的誤區。
Q:每天補多少鈣?
A:我們每天除正常飲食外,額外補充600毫克鈣即可。黃建林提醒,600毫克指的是元素鈣的量,而非鈣化合物的量(在1克碳酸鈣中,只含有約400毫克鈣元素),因此當你拿到鈣片時,要留意其外包裝的成分表,確保你的攝入量足夠。
Q:液體鈣會更好嗎?
A:鈣的吸收與鈣的形式沒有直接關系,固體鈣和液體鈣的吸收率相差不大。
Q:碳酸鈣、乳酸鈣、活性鈣該怎么選?
A:黃建林介紹,不同的鈣有不同適宜人群。正在服用鋁劑者禁用檸檬酸鈣,對于老年人、糖尿病人、高血壓患者慎用檸檬酸鈣;易疲勞人群不宜長期補充乳酸鈣;葡萄糖酸鈣不適用于糖尿病患者;活性鈣不適用于老人和兒童;而醋酸鈣不適用于心功能不全、高血壓和腎結石患者;碳酸鈣則適用于各種人群,在一些胃漲、便秘者中需要酌情使用。總的來說,碳酸鈣能夠適用于大多數需要補鈣的人群。
Q:鈣片一天吃一次好,還是一天吃兩次好?
A:不建議一次補500毫克以上的鈣,一次攝入量過多,利用率反而有可能降低。所以建議,如服用鈣含量為每片600mg的鈣片,可于睡前服,因為夜間鈣吸收更充分。如服用鈣含量為每片300mg的鈣片,則可早餐后300毫克,晚睡前一次300毫克。
Q:每天都有戶外時間是否就不用補充維生素D?
A:中國人飲食中所含維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維生素D3依賴皮膚接受陽光紫外線的照射后合成。經常接受陽光照射會對維生素D的生成及鈣質吸收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鐘日照(最好是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間的太陽),大多數人難以做到。建議陽光照射不足的人士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每天的補充量至少為800IU。在冬季和春季,尤其需要補充。
Q:活性維生素D或普通維生素D?
A:黃建林解釋,普通維生素D是一種營養素,用于糾正維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適用于大部分人群。而活性維生素D是一種藥物,糾正體內1-羥化酶的不足,適用于普通維生素D不缺乏,但有1-羥化酶缺乏的人群,如慢性腎病患者、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老年人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評估,而補充普通維生素D或者是普通維生素D+活性維生素D,僅補充活性維生素D而不補充普通維生素D是錯誤的。(記者 陳輝 通訊員 簡文楊)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 黃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