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的一天夜間3點,杭州塘棲的朱女士忽然出現胸悶、心慌、惡心嘔吐,還拉肚子,她覺得自己是吃壞了,打算天亮后到醫院看看。哪知到了清晨6點,她已不能開口說話,繼而陷入了昏迷。家屬急忙撥打120,朱女士被送到余杭區中醫院急診搶救。

  藥酒慢性毒性損害心臟

急診醫生發現,朱女士患的是一種惡性心律失常,經過3個多小時的搶救,心律才逐漸恢復正常,然后又在重癥監護室救治兩天,朱女士才清醒過來。

醫生問診中了解到,朱女士并無心臟病史,但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最近1年發得特別厲害,深受折磨。一個月前,她偶然從別人那里打聽到有一種藥酒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效果特別好,于是她花幾十塊錢網購了一瓶。收到的藥酒是用一個舊可樂瓶裝的,里面是打碎的草藥。朱女士每天喝一點,喝了差不多一個月,直到那天夜間忽然發病。

后續醫生又給朱女士做了心臟超聲檢查,并仔細研究心電圖,均沒有發現明顯的心臟問題。區中醫院心內科主任沈恵珉和重癥監護室副主任章建良研究后考慮,朱女士突發嚴重心律失常是由于藥酒毒性作用所致,后續省級醫院會診的專家也支持了這一觀點。

明明是治風濕的藥酒,為什么差點成了要命的毒酒?朱女士藥酒瓶里草藥呈黑色碎屑狀,無法分辨種類。醫生分析,藥酒里可能確是治風濕類的草藥,但有些草藥本身是有毒性的,需要經過專業炮制減毒或者去毒,使用時也有嚴格的劑量限制。未經炮制或者超量使用,往往會產生多種毒性作用,比如消化道出血、肝臟腎臟功能受損,嚴重的也會毒害心臟,出現心律失常,心臟驟停等。人的心臟本身具有很強的代償性,朱女士這種情況,可能是藥酒毒性對心臟損害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導致突發惡性心律失常。

  服用藥酒記住“三不可”

每到秋冬時節,就有很多市民喜愛在家喝點藥酒以滋補保健或預防疾病,市民服用的藥酒一般來自三個途徑,一是購買具有固定功效的成品藥酒,二是自行買藥泡制,三是請中藥師診脈配方泡制。該院中醫養生門診的資深中藥師王永祥指出,第三種方法才是最科學的,但采用前兩種方式的市民也不在少數。因此他提出“服用藥酒三不可”。

一是成分不明的藥酒不可盲目服用。不可購買非正規廠家生產的成分不明的藥酒。無論是治病還是養生,藥酒的功效發揮過程都非常緩慢,如果某種藥酒短期內有奇效,很可能加入了其他成分,切不可隨意聽信而購買服用。

二是配方泡制不可隨意。每一味中草藥的成分都非常復雜,有些還具有很強的毒性,相互之間需講究“君臣佐使”和配伍禁忌。因此市民如果自己沒有把握,還是盡量不要自制藥酒。

三是藥酒是藥不可單純當酒喝。藥酒不單純是酒,同時也是藥,中醫師在配制藥酒時會合理把握中藥材用量,市民在服用時也需掌握好服用劑量。喝藥酒發生輕度中毒時,容易被誤認為是酒精的作用而麻痹大意,因此酒量比較好的市民,切不可把藥酒單純當酒喝,導致進入體內藥量過大引起身體損害。(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鄭冬來 章建良)

又到藥酒滋補旺季,藥師提醒“三不可”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