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全球范圍內男性第二位最常見癌癥,在中國是男性第六位最常見癌癥。日前由中國抗癌協會和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致明天”前列腺癌患者及醫務工作者藝術作品展活動上,中華女性網·中國婦女報記者了解到,近十年來,中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快速上升,年均增長率已達到12.07%。老年男性是前列腺癌的高發人群,且年齡越大患病概率越高。

前列腺癌被形容為“沉默的殺手”,早期不易被發現,約三分之二患者在確診時病情已發展至晚期。數據表明,至少有65%~75%的前列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出現骨痛、病理性骨折、肢體活動障礙、脊髓壓迫和高鈣血癥等骨相關事件,甚至是下肢癱瘓。同時,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還會出現情緒低落消沉、失眠、抑郁、全身乏力等癥狀。

然而,我國城市居民對于前列腺癌的認知水平仍然較低,能正確認識到前列腺癌高危因素、自查癥狀、早期篩查和治療方案的公眾均不及三成。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劉端祺教授表示,應進一步提高公眾對前列腺癌的認知,關注男性健康。

目前,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是公認的診斷早期疑似前列腺癌的最佳方法。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那彥群教授表示,早期篩查不僅有助于前列腺癌的及早發現,而且有利于減少前列腺癌死亡率以及提高生存期的生活質量。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014版)指出,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應接受例行直腸指檢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查,對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應該從45歲開始進行每年一次的檢查。

現在,雄激素剝奪治療是我國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然而約90%接受雄激素剝奪治療的患者在18-24個月后由于治療失效會發展為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甚至轉移至前列腺以外的其他器官成為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朱剛教授介紹,新型雄激素生物合成酶抑制劑如阿比特龍,為雄激素剝奪治療失敗后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記者 彭蕓)

中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快速上升,年均增長率已達12.07%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