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最常見的老年男性惡性腫瘤之一,隨著我國進入老年社會,發病率不斷上升,有關研究顯示我國的前列腺癌發病率已逐漸上升為泌尿系腫瘤的第一位。前列腺癌也被列為我國“十二五”攻關重大疾病。但是由于前列腺癌的臨床早期癥狀少,導致大約50%~80%前列腺癌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容易早期發生骨轉移。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能對本病預后起到積極作用。

前列腺穿刺活檢是本病確診的主要手段,已在國內許多醫院開展。但是,由于方法、設備以及觀念上存在差異,活檢的陽性率亦相差較大。為了更好開展及推廣該項技術,探討有關技術規范,由廣東省中醫外科學會主辦,廣東省中醫院泌尿外科承辦的第五前列腺穿刺活檢技術研討會暨學習班日前在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舉辦。會議邀請國內相關臨床、影像及病理方面的專家就前列腺穿刺技術的最新進展和實踐操作做專題講座。

“前列腺癌的尿路癥狀并不明顯,因此不容易被發現。”廣東省名中醫、泌尿外科專家陳志強教授建議,50歲以上人群,可以做前列腺超聲、驗血、指檢等早期篩查,以盡早發現癌癥。

許多患者一開始身體無任何異樣,就被檢查出了前列腺癌。那針對這類疾病,現在的泌尿外科技術有什么武器對付它呢?

陳志強介紹說:“廣東省中醫院前列腺專科從1988年就開設了,至今已經走過了近30年歷程,我們的主攻方向就是前列腺疾病。以前列腺癌為例,在早期診斷方面,我們有‘天眼’精準判斷,這個精準判斷包括了先進的設備——多序列前列腺核磁共振系統;領先的技術——前列腺穿刺,已經連續多年舉辦國內前列腺穿刺學習班,吸引了包括西醫院在內的眾多同行來學習;加上醫生的專業水平,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水平位于全國先進行列。”

陳志強指出,廣東省中醫院前列腺專科在臨床診斷、腫瘤標記物檢查以及多序列磁共振成像等綜合應用的基礎上,開展實時雙平面超聲引導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檢以及彈性成像技術輔助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大大提高了活檢陽性率和早期前列腺癌的檢出率。最新引進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磁共振-超聲影像融合技術”,能夠開展更加精準的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檢,減少創傷和相關并發癥。 (記者 歐旭江)

穿刺活檢新技術大大提高前列腺癌檢出率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