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12月20日電 英國愛丁堡大學20日發布的研究顯示,醫生有望通過血檢來預測心臟病風險,從而及早采取預防措施。
心肌損傷后,心肌肌鈣蛋白復合物會釋放到血液中,這種物質在血液中含量隨后會逐步升高,并保持較長時間。因此,當一名病患出現心臟病癥狀時,往往需要接受相關血檢以觀察其中肌鈣蛋白水平,醫生再根據檢測結果診斷患者是否患心臟病。
英國愛丁堡大學和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3000多名膽固醇較高但是沒有心臟病史的人接受血檢,觀察他們的肌鈣蛋白水平變化與心臟病風險的關系。這些人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每天服用一次降血脂藥普伐他汀,另一組則服用安慰劑。
研究人員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現,服用普伐他汀可以降低血液中肌鈣蛋白水平。而且,5年后,被測試者中血液肌鈣蛋白水平下降最多的那些人與肌鈣蛋白水平上升最多的那些人相比,患心臟病幾率要低5倍。
報告作者、愛丁堡大學教授尼古拉斯·米爾斯說,肌鈣蛋白檢查能夠幫助醫生更高效地鑒別出那些表面看起來健康但是有心臟病隱患的人,從而盡早讓他們接受有針對性的預防治療。
研究人員同時表示,在推廣血檢預測心臟病前,醫學界仍需要不同類型患者參與更大規模臨床試驗來確認其有效性。(記者 張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