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為何說話發音不太標準?我家兒子怎么說話這么奇怪的?……在醫院兒科門診,經常能看到因為孩子發音不標準而焦慮的家長。孩子吐字不清、發音不標準,在臨床上稱為構音障礙。那么,孩子為什么會說話不標準呢?哪些孩子可能存在構音問題?

發音不標準,有三大原因

5歲的小童,被媽媽帶到醫院兒科就診。這媽媽非常著急地說:“醫生,我孩子說話吐字不清,除了我之外,沒有人能完全聽懂他說話。在幼兒園,其他同學聽不懂他說話,不愿意跟他玩,他現在性格也變孤僻了,這個吐字不清能治嗎?”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體療師黃曉茵介紹,孩子發音不標準,從成因上可分為器質性構音障礙、運動性構音障礙和功能性構音障礙三種類型。

器質性構音障礙:是因為口腔器官或發音器官不正常,導致構音障礙。如唇腭裂、舌系帶過短等。這種情況引起的可以通過手術治療得以改善。

運動性構音障礙:是指口腔器官、發音器官構造正常,這種往往是因為疾病導致口腔肌肉、舌頭、聲帶等器官運動不協調導致構音障礙。如腦癱,顱內出血等。這種情況引起的構音障礙需要通過按摩,協調訓練等康復治療進行改善。

功能性構音障礙:指孩子口腔器官和發音器官構造及運動協調性都正常,但由于孩子沒掌握控制舌頭、氣流等發音技巧導致構音障礙。這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構音障礙。

構音練習,可糾正孩子發音

如何理解最常見的功能性構音障礙呢?黃曉茵解釋,比如說孩子舌根音控制不好,容易把“g”發成“d”,如“ge ge”發成“de de”、“gou”發成“dou”;送氣音控制不好的孩子“q”發成“x”、“c”發成“s”;卷舌音控制不好的孩子“ch”發成“c”、“zh”發成“z”。而案例中小童構音障礙就屬于功能性構音障礙,體查發現小童口腔及發音器官正常、運動協調性正常,因為沒有掌握構音技巧,導致發音錯誤。

對于功能性構音障礙引起的孩子發音不清,可進行構音練習。黃曉茵解釋,需要通過進行舌頭的控制訓練、氣流的控制訓練來糾正發音。經過系統的,有目的性的訓練,孩子都能得到比較好的改善。

家庭多種語言也可

導致孩子發音不清

建議:孩子3歲前,先統一家里的語言環境。

家庭語言環境也會導致孩子說話不標準。黃曉茵指出,如果家里同時出現幾種語言,例如外婆講普通話、奶奶講粵語,孩子同時接觸兩種語言,很容易導致孩子發音不清。所以,建議家長在孩子3歲以前,先統一家里的語言環境。

孩子超過四歲,發音不標準應就醫

孩子發音的準確度是一個發育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構音能力會逐步提升。有一些孩子還沒發育到某程度,就不具備控制舌頭及氣流的能力,因此出現發音不標準也是正常。

那么,哪些孩子需要進行構音訓練呢?黃曉茵介紹,超過4歲、還發音不清的孩子;有意義的自發語言少的孩子;2歲還流涎(多見于1歲左右的嬰兒,是一種以流口水較多為特征的病癥)較多的孩子。

但她提醒,孩子超過4歲后還發音不標準,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明確造成構音障礙的原因,然后進行規范的訓練。 (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白恬)

受訪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體療師 黃曉茵

孩子說話發音不太標準怎么辦?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