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質監局12月29日公布了2016年口罩產品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本次口罩產品的風險監測共采集樣品160批次,其中有78批次過濾效率達不到明示標準規定的過濾效率大于90%的要求。從此次監測的結果來看,具備防霾功能的口罩,價格區間多在20元至30元以上,太便宜的防霾口罩要謹慎選購。
什么是過濾效率?過濾效率不達標會怎樣?負責此次風險監測的江蘇省特種安全防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陸冰介紹說,過濾效率是在規定的條件下,口罩對空氣中顆粒物濾除的百分比,它直接體現出口罩對細小顆粒物的過濾能力,過濾效率越高,則表明口罩對顆粒物的過濾能力越強,這也是日常防護型口罩主要的質量指標之一。但在此次風險監測中發現,有78批次口罩過濾效率達不到明示標準規定的過濾效率大于90%的要求。
要想防霾效果好,除了過濾效率要達標外,泄漏率也得過關才行。但在此次風險監測的所有批次口罩中,有96批次產品泄漏率達不到標準規定的最低要求,這也說明口罩生產企業在口罩與人體面部特征的貼合設計存在較大的問題。
小孩別戴防霾口罩
專家建議,3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戴防霾口罩,容易導致呼吸不暢。如果一定要戴口罩防霧霾,建議3歲以上兒童可以選擇戴一次性熔噴無紡布折疊杯形口罩,但時間不宜過長,最好不要超過1個小時。
別用工業口罩
在日常生活中,常能看到不少人戴醫用口罩、普通棉口罩等來防霾,實際上,口罩類型不同,功能也有所區別。醫用防護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更加重視口罩的衛生安全要求,主要適用于醫療護理從業者戴。而類似防毒面具的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主要作用是阻擋工業粉塵對工人的傷害,由于密合性較高,對身體的健康狀況要求也比較高,主要適用于粉塵作業工人。(記者 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