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主辦的第二屆肝癌介入與多學科診療論壇在南京舉行。著名介入醫學專家、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教授擔任大會主席,國內介入科、肝膽外科、腫瘤科、肝病科等學科治療肝癌的精英學者參會。與會專家指出,中國80%以上肝癌發現時已為中晚期,這需要多學科聯合共同對抗肝癌,同時建議肝癌高危人群要定期體檢。
肝癌80%以上發現時已為中晚期
亞太介入放射學會主席、國家衛計委肝癌診療規范化專家組副組長、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教授在致辭中介紹,原發性肝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見惡性腫瘤,占腫瘤致死率的第二位,五年生存率不足20%。我國是肝癌高發地區,每年新發肝癌和死亡病例一半以上發生在中國,男性和女性肝癌的發生率分別為37.9/10萬和14.2/10萬;而死亡率分別為37.55/10萬和14.55/10萬,約占所有腫瘤死亡率的19.33%,排在第二位。
然而中國肝癌高發還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滕皋軍教授介紹,中國肝癌不僅高發,而且80%以上患者發現肝癌時,已為中晚期,不具備單純外科手術的手術指征,這就更需要個體化治療和多學科診治。
多兵種作戰,打贏肝癌攻堅戰
滕皋軍教授介紹說,肝癌主要治療方法為外科手術治療、肝移植術、介入治療及其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則包括局部消融治療和經導管動脈栓塞化療術等。一般而言,早期肝癌適合手術治療及消融術;中晚期肝癌則進行介入治療;晚期肝癌則適合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和支持療法。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就需要介入科、肝膽外科、腫瘤科、消化科、肝病科、病理科、放射科等多學科密切合作。
特別是介入科在肝癌治療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我國,約80%以上的肝癌患者接受了不同方法的介入治療,包括外科手術后復發的介入治療等。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是目前治療肝癌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劉敏 程守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