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飲食
人體主要的營養補充來自于食物,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等等,其中蛋白質、脂肪和糖類能提供人體所需熱能。上期我們也提到,對于消瘦人群來說,除了脂肪,更主要的是蛋白質的缺乏。人體中蛋白質大約占體重的16~20%,是細胞、組織必不可少的組成成分。人體中每天約有3%的蛋白質進行更新,約有22克蛋白質的分解產物排出體外,這部分損失的蛋白質需要從食物中得到補充,如果膳食中蛋白質供給不足,造成“入不敷出”則會“為伊消得人憔悴”了。另外,我們目標是以增肌為主的增重,而蛋白質則是合成肌肉的關鍵。不論是富含動物性蛋白的魚、蝦、蛋類等食物或富含植物性蛋白的豆類等食物,都應“雨露均沾”。一般來說,高蛋白飲食不如多蛋白飲食,食物少而精不如粗而廣。當然,對于體脂過低的瘦子們還是要適當補充富含脂肪的食物哦。
很多瘦子抱怨說我明明每頓都吃的很多啊,還要我怎么吃?筆者表示不想理你,并向你豎起了一根食指。對,你需要的就是一直吃!很多消瘦人群腸胃功能并不好,一方面由于胃腸功能不好造成進食量不足,時間長造成營養不良;另一方面,如果想努力進食多一些,則更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把三餐的量分開多幾次,除了日常三餐,還可增加上、下午加餐及夜宵。這樣既可減輕每一次進食的負擔,又可保持總量不減少甚至更多,滿足身體的營養需要。
2、合理鍛煉
鍛煉的作用就是保持苗條身材的同時讓我們更加“死壯”,面對強風依然屹立不倒。另外,對于腸胃功能不好的瘦子們來說,運動是最天然的腸胃藥。運動時可以加強胃腸道蠕動,改善胃腸道血液循環,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加強胃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所以,堅持鍛煉,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只吃不長肉啦!
有氧+力量結合:
日常鍛煉主要分為力量及有氧兩類。也許有人會提出質疑:跑步、騎車這類有氧鍛煉是胖子們減脂的最愛,本來肉就不多的我是不是就不要有氧,直接舉鐵好了?根據筆者的情報,瘦子們不僅外弱,通常也會內虛。大多數瘦弱者的心肺功能都比較低,需要通過有氧鍛煉進行加強。在近期的研究中發現,抗阻訓練配合每周2-3天的有氧鍛煉相比于只做力量訓練會有更好的增肌效果。因此,每周適度的有氧鍛煉加力量鍛煉可以起到內外兼修的效果。
當然,對于一些“假”瘦子而言,有氧鍛煉就顯得更加重要了,跑步、游泳等全身性有氧運動都是減脂利器。需要注意的是,減脂絕不是想瘦哪就練哪里,所以,每次堅持30分鐘以上的全身性有氧鍛煉才是減掉小肚腩的正確打開方式。
制定訓練計劃:
對于瘦子們的增肌目標,力量鍛煉還是重中之重。但是我們全身上下光大大小小的肌群就有很多,不可能一天就全部練完,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分幾天來練,每次著重一個部位。如:周一:肩+小腿;周三:背+肱二頭肌+腰;周五:胸+肱三頭肌;周日:大腿+腹肌。因為肌肉增長也是一個撕裂愈合的過程,所以輪換不同肌群練習,也是使它們有一個愈合、增長的時間。力量較弱的人可以從克服自身體重開始,如俯臥撐、兩頭起、徒手深蹲等,每組10-15次,可重復3組。但對于瘦的年輕人來說,進行大重量、少次數的練習會有更好的增肌效果。強度控制在8-10RM的抗阻練習效果最佳(1RM=一次能舉起的最大重量)。一周5次是較為科學的鍛煉頻率。
另外,鍛煉計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每隔6周可以考慮是否變更訓練計劃,給肌肉提供新的“不適應”刺激。或者,當明顯感覺訓練強度減小時,如原先進行的8RM的重量能夠進行12次了,那么可以適當增加阻力。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熱身后,先進行力量訓練相比于先做有氧會更好一點,因為有氧訓練帶來的疲勞會更多地影響到你的力量訓練,造成動作變形甚至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