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戴活動假牙,要注意每餐后都要清洗

人到老年,口腔保健和牙齒護理尤其重要。然而,國內老年人普遍對牙齒健康和保健重視度不足,不講究口腔衛生習慣,影響到精氣神乃至全身健康。專家建議,大面積缺牙的老人最好做種植牙,而佩戴假牙者也應該注意清潔和修理。

在雞年春節前夕,好大夫口腔院長、羊城口福大行動高齡口腔種植特診組組長廖崇元等青年志愿者前往廣州黃埔看望98歲的抗戰老兵徐佩珩。她是熱播電視劇《潛伏》女主角“翠平”的原型,快到期頤之年依舊耳聰目明,精神矍鑠,和志愿者們談笑風生。廖崇元為她檢查了口腔狀況,發現她的一副假牙佩戴良好,而她也表示自己吃東西沒問題。

廖崇元表示,良好的身體狀態通過一個人的精氣神表現出來,而良好的飲食狀態、均衡的營養攝入能維持良好的身體機能。這一切與牙齒息息相關,因為牙齒是人體消化道的第一道關口,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表示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根本。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組織結構逐漸衰老。廖崇元以口腔為例,指出老人普遍存在的問題有:唾液分泌減少,口腔感覺遲鈍,進食緩慢,牙齦自然萎縮,牙間隙增寬,牙根逐步外露,甚至牙齒松動,牙齒磨耗加重而變得脆弱易碎,容易發生牙頸部或根面齲壞。其中,最棘手的問題是缺牙,特別是全口牙缺失、半口牙缺失、多顆牙間斷性缺失,如果伴有牙槽骨萎縮,假牙不能密貼牙槽骨,老人說話、吃飯時就容易出現假牙松脫,甚至打個噴嚏就飛出口外。大面積缺牙后,種植牙是首選的修復方式,可以做到穩固、牢靠、進食良好。隨著口腔種植材料和技術的發展,種牙已經突破高齡種牙的禁區。

如果沒有條件種牙,廖崇元建議注意做好活動假牙的清潔。活動假牙的周圍容易滯留食物殘渣,每餐后都要清洗,一般應在晚上睡覺前取下來泡在清水中。如果假牙在使用中引起疼痛,應盡快請牙科醫生檢查修理,但不要取下來不戴,更不要自行修理。(欒正吉)

不要再補了 老人大面積缺牙最好種牙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