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很多人的生物鐘呈現亂象,而且飲食也不規律,易引發多種問題。而養胃則成了首要的任務,畢竟胃病與不良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中醫認為“三分治七分養”,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大魚大肉、煙酒不離手的情況下。

養胃三大法則:

1、不渴也要喝水。在節日里,暴飲暴食、大魚大肉加重了腸胃的負擔,因此節后要為腸道洗澡。注意減少精制米面、糖果、甜點的攝入,特別要注意多喝水,建議多喝白開水或茶水,以便加快胃腸道蠕動和新陳代謝,減輕大量肉類食物和酒對肝臟的危害。

2、多吃蔬菜水果。節日飲食多不健康,除了魚肉還有些煎炸、甜食。煎炸食品易引起脾胃熱滯,導致便秘或肚脹;甜點吃多了也容易脾虛生濕,引起腹瀉。節后還要多吃一些新鮮的綠葉蔬菜、水果,可補充膳食纖維,幫助體內排毒,也能通便和調理腸胃。另外,山藥作為藥材食物可滋養脾胃,不管做菜還是煮粥都可。鹽藻也可以每天服用,鹽藻對于細胞有很強的修護功能,可有效修護胃黏膜,調理腸胃功能。

3、注意胃部保暖。春節期間有不少地區都在下雪降溫,需要注意養胃保暖,以免寒氣入體,引發腸胃不適。要知道“十個胃病九個寒”,胃的脾性喜燥惡寒,有虛寒胃的病人則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如果胃脘部發冷,可喝些小米粥或是生姜茶,保持良好的情緒和精神的狀態。

節后護胃大行動 專家建議三大飲食法則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