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校尉胡同的違法鳴笛監管設備顯示了違法鳴笛的車輛車牌號。 (鄧偉/《北京日報》)
今后,在禁止鳴笛路段亂按喇叭,將被新上崗的電子警察抓拍,并受到罰款100元的處罰。北京首個違法鳴笛抓拍系統已在東城區校尉胡同、北京協和醫院西門上崗,通過聲吶采集系統精準定位鳴笛車輛,試行一周后將正式開始非現場處罰。
抓拍曝光只需兩秒
在東城區校尉胡同、北京協和醫院西門路口處,一款外形方正、身穿“黃色制服”的新電子警察已經上崗。記者從交管部門獲悉,這是北京新啟用的首套城市道路違法鳴笛抓拍系統,運用高科技手段準確再現機動車違法鳴笛全過程,為處罰管理提供權威依據。
市公安交管局科信處副處長李劍鋒介紹,自動監控違法鳴笛的電子警察抓拍系統由三部分構成,包括麥克風陣列聲吶采集系統、7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電子屏提示系統。它的工作原理是先通過聲吶采集系統對聲音識別采集,再通過電子抓拍系統抓拍,最后實時呈現在電子屏提示系統。
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黃色的電子顯示屏安裝在架設了電子眼的立柱上,屏幕上方寫著“電子警察監管(違法鳴笛)”,底下則顯示著三個違法鳴笛的車牌號。只要在禁止鳴笛路段按了喇叭,從系統定位抓拍到通過顯示屏曝光車牌號,只需兩秒鐘。
定位精準度達厘米級
違法圖像容易記錄,聲音也真的能夠精準定位嗎?李劍鋒讓記者抬頭看一排組合“電子眼”,其中一個圓頭圓腦、上面分布數十個微小采集裝置的設備就是聲吶采集系統,該系統對于喇叭聲音的采集十分精準,可達厘米級別,即使是車輛并排行駛,也能識別出哪條車道的機動車按了喇叭。
“聲音來自車輛哪個部位都能定位到,更別說來自哪輛車了。”李劍鋒介紹,該系統還能將機動車喇叭聲與電動車喇叭聲、車輛行駛聲、剎車聲、踩油門的轟鳴聲等噪聲精確區分,不存在誤判的現象。
由于亂鳴笛這種違法行為聽得見、看不見,過去執法取證存在難度,有些違法司機耍賴不認賬,一線民警只能以教育為主。新的抓拍系統啟用后,取證難題得到破解,亂鳴笛也可以“看得見”。李劍鋒介紹,系統取證過程中,會將采集到的聲源和車輛圖像進行疊加,在錄像中標記車輛違法鳴笛的發聲部位。
違法鳴笛罰100元不記分
自2001年7月1日起,北京就已將機動車“禁鳴”范圍從三環擴大至四環范圍以內;而從2007年4月15日起,范圍進一步擴展至五環路(含)以內。但許多司機并不知道禁鳴規定,亂鳴笛已成為普遍存在的駕駛陋習。一位一線交警告訴記者,喇叭的主要功能是避險,它的正確使用體現著市民的文明程度,確有需要對其他車輛、行人進行示意時,應優先交替使用燈光。
根據《北京市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九十一條第十四項規定,違反規定使用喇叭的,處罰款100元,不記分。該辦法還規定,機動車遇有前方車輛停車排隊等候或者行駛緩慢時,應當停車等候或者依次行駛,不得鳴喇叭催促車輛、行人。
東單交通大隊警長白云介紹,目前該系統還處于試用期,對違法鳴笛行為以教育為主,一周后將進行正式處罰。他還提示司機,禁鳴路段會有提示牌,全程都不可按喇叭。
下一步,北京還將在一些學校、醫院等重點路段增設違法鳴笛抓拍系統。同時,交管局科信部門正在研發抓拍更靈活的車載、手持設備,進一步加大對亂鳴笛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記者 孫宏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