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電子秤連著顯示屏,一塊豬肉擺上去,立馬能知這塊豬肉“前世今生”各種信息——近日,2017年江蘇省食品安全宣傳系列活動和“雙安雙創”成果展在淮安舉行,如何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江蘇13設區市都交出了成績單。
在“雙安雙創”成果展的淮安展廳,一臺電子秤引起了記者注意。和普通電子秤相比,這臺秤連著一個特制的顯示屏。豬肉上秤,除了顯示重量外,特制顯示屏上立馬跳出了檢疫、檢疫證明兩幅圖片信息。原來,這臺電子秤實現了和食藥監系統的聯網,消費者可以輕松查到屠宰場、生產廠家、瘦肉精檢測等全方位的信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臺秤還“聰明”得很,假如商戶當天批發了100斤豬肉,銷售豬肉一旦超過100斤,電子秤將立即“罷工”,這就給商戶上了“緊箍咒”,豬肉注水、出售私屠濫宰的不合格豬肉都是不行的。這臺秤目前已經全面進入大型超市、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除了監管豬肉外,還將擴展到水果、水產等銷售領域,消費者可以便捷查詢到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非法添加等更多信息。
保衛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江蘇不少設區市都在智慧監管上打出了品牌。蔬菜是否有農藥殘留、豬肉是不是“注水肉”、魚蝦中是否含有非法添加成分……南京、南通等地普遍在農貿市場配建了食用農產品快檢室,只要二三十分鐘,即可出結果,有問題的批次,即刻下架。檢測結果錄入監管預警平臺,并通過農貿市場公示欄向所有市民公開,市民更便捷參與監督共治,也將倒逼生產廠家進一步規范生產行為。(通訊員 滕志銘 記者 楊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