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創智能研發的人證合一身份核查系統。(莊小龍/攝)
邁普再生展示的3D打印心臟模型。(莊小龍/攝)
砥礪奮進的五年
創新企業逐個訪
科技創新速度日新月異,今天的“黑科技”轉瞬變成市場爆款,人們渴望更好更強的技術走向應用、改變生活。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而言,若想在“雙創”時代立于不敗之地,需研發超越性的“獨門武器”。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廣州的“智造”大本營,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在全市排名第一,占全市約三分之一,許多“高精尖”科研產品從這里走向了全球第一。通過探索企業創新秘籍,描繪創新群像,可探析廣州未來的發展脈動。
邁普再生:
器官打印“國貨”賣得比歐美貴
創新秘籍:“廣州仔”回國創業研制中國首款生物3D打印產品,最好的技術高價售“國貨”,全球四五十個國家的醫院爭相應用。
遠看它是一張尋常膠布,其實內部有著千萬個與人體自身結構相似的微孔。貼在大腦腦膜的受損處,就可以令腦細胞自動生長形成新生組織。這張神奇的薄膜“睿膜”,由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制造。作為中國首個成功實現產業化的生物3D打印產品,已經成功打入歐美高端市場。
2008年,“廣州仔”袁玉宇和師兄徐弢回廣州創辦了邁普再生,主攻以生物3D打印技術為基礎的再生醫學技術平臺。整整3年,團隊沒有賣出過一件產品,沒有賺過一分錢。為了省錢,他們第一次去歐洲參加醫療器械展,產品僅僅用塑料袋裝著,一度被人誤認為是騙子。
“當時有專家非常激烈的抨擊,這種技術沒有市場,”袁玉宇回憶道,那時區里卻非常支持他們,不僅提供了50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還免去了3年租金,幫助申報的省市區各類扶持資金高達6000多萬元。大額資金的投入,令邁普再生加速開發的腳步。第一個再生型植入類醫療器械產品“睿膜”,被認為是最接近自體、修復效果最理想的人工硬腦(脊)膜,修補好腦組織后,還會自動降解為無害的水和二氧化碳。產品已經在全球四五十個國家和地區應用數萬例臨床。
“睿膜”大舉成功,為患者節省了大量的醫療費用支出,堅定了邁普再生走生物3D打印技術的步伐。首席技術官徐弢說,他們公司一些產品定價賣得比國外的還貴,“中國制造為什么一定要又好又便宜呢,‘國貨’有最好的技術值得這個價。”
杰創智能:
新技術可在人群里找出紅衣人
創新秘籍:當“黑科技”已經普遍應用,杰創智能找到了“獨門武器”,將高效云計算、智能系統應用推向了更高級別的應用。
人臉識別目前在業內已經不新鮮,那么更加困難的“狗臉識別”呢?日前,國內一檔火爆的綜藝節目讓這種技術露一手:一個自帶“神技能”的智能機器人,數秒之內在18只狗中找到了想要找的狗。
據了解,這項技術名為模式識別,來自廣州的杰創智能科技股份公司參與了研發。
尋常的人臉識別,戴個口罩、彎腰躲開鏡頭就失效了,但該企業的模式識別,卻可以通過識別走路姿勢、細微體態等,找到獨一無二的特征,再通過高性能計算機,在茫茫人海中瞬間搜索到戴墨鏡、提著包、穿紅衣等特定人群。識別準確度不受光線、年齡、發型、穿戴和五官微變化限制。
杰創智能成立于2008年,一直扎根于廣州本土。公司幾度易址,相中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完善的智能裝備產業鏈,2015年正式遷入。企業預計2017年的產值將達到3億元,目前已申請摘牌并籌劃在2018年年初正式向證監會遞交IPO申請。
如何讓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落地“生金”?杰創智能先后與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合作,走產學研一體化之路。“黑科技沒有那么高高在上,完全可以服務于民生,”杰創智能總裁龍飛說,圍繞平安城市、智慧城市,他們在民生領域尋找智能應用的藍海。如在天河北的幾家酒店,企業在視頻監控上,利用多模式識別技術(人臉、體態等),對出入酒店的人員實現有效管控,做到及時預警。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許多網吧,通過這項技術,收銀員再也不用通過肉眼來辨別持身份證的人是否為本人。(記者 何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