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互動)(1)科普:“科學”號上的深海“稀客”

這是“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在卡羅琳海山北側、水深1200米左右的地方采集到的“深海小飛象”(8月21日攝)。它是一種人們了解不多的特殊章魚——煙灰蛸屬章魚。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在西太平洋對此前人類從未探索過的卡羅琳海山進行科學考察。“科學”號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在本航次已下潛6次,取得了豐富生物樣品,其中包括一些非常罕見的深海生物。(記者 張旭東/攝)

 

(圖文互動)(2)科普:“科學”號上的深海“稀客”

這是“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采集到的寄居蟹(8月21日攝)。這只寄居蟹所寄居物體的外圍是手套狀的海葵。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在西太平洋對此前人類從未探索過的卡羅琳海山進行科學考察。“科學”號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在本航次已下潛6次,取得了豐富生物樣品,其中包括一些非常罕見的深海生物。(記者 張旭東/攝)

 

(圖文互動)(3)科普:“科學”號上的深海“稀客”

這是“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采集到的偕老同穴海綿(8月14日攝)。偕老同穴海綿的名稱和一種稱為“儷蝦”的小蝦有關,這種蝦小而纖弱,它們在很小時,常一雌一雄從海綿小孔中鉆入,生活在里面既安全又能得到食物,隨著小蝦長大,它們在海綿體內再也出不來,成對相伴直至壽終,因此人們把這種海綿稱為偕老同穴。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在西太平洋對此前人類從未探索過的卡羅琳海山進行科學考察。“科學”號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在本航次已下潛6次,取得了豐富生物樣品,其中包括一些非常罕見的深海生物。(記者 張旭東/攝)

 

(圖文互動)(4)科普:“科學”號上的深海“稀客”

這是“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采集到的海蛇尾(8月20日攝)。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在西太平洋對此前人類從未探索過的卡羅琳海山進行科學考察。“科學”號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在本航次已下潛6次,取得了豐富生物樣品,其中包括一些非常罕見的深海生物。(記者 張旭東/攝)

 

(圖文互動)(5)科普:“科學”號上的深海“稀客”

這是“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采集到的柱星螅,是水螅蟲類的珊瑚(8月15日攝)。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在西太平洋對此前人類從未探索過的卡羅琳海山進行科學考察。“科學”號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在本航次已下潛6次,取得了豐富生物樣品,其中包括一些非常罕見的深海生物。(記者 張旭東/攝)

科普:“科學”號上的深海“稀客”

圖文簡介